近日,常村煤矿机运二队针对老旧矿车整形效率低的难题,通过对矿车整形机实施技术改造,成功突破作业瓶颈,显著提升了地面排矸效率,以一项“小创新”实现了“大效能”。
该矿现有矿车210辆,其中70辆用于地面排矸,多数车辆已服役超20年。长期高强度作业导致车厢钢板老化、韧性下降,部分出现裂缝和变形。矸石坠落冲击进一步加剧车厢变形,致使矿车在翻车机卸矸时频繁发生“掐车”卡阻。每次故障需停工1-2小时进行人工处理,导致效率下降30%以上,同时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及安全风险。
2024年冬季低温使钢板脆性增加,“掐车”现象日均高达7-8次,严重影响矸石外排进度。机运二队迅速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对地面70辆排矸矿车进行全面整形维护。然而,原有整形机挤压板受力面积仅0.2㎡,单次只能局部矫正,需反复调整位置,全天仅能完成两辆矿车整形,效率低下。且冬季整形后钢板韧性不足,很快再次变形,陷入反复整形的循环。
经一周试运行,改良后的整形机成效显著:作业人员由5人减至3-4人,单辆矿车整形时间从8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日整形能力提升至15辆以上,完全满足排矸需求。整形后车厢稳定性明显增强,冬季变形率下降90%,“掐车”事故彻底消除。
此次小改小革不仅节约了设备采购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还保障了地面排矸作业的连续稳定运行,以最小投入换得了最大效益,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文/图 胡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