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事故地点:三采区03304鉴定巷(切眼)
三、事故伤亡情况:造成6人死亡
四、事故经过:
5月22日中班(14:00—22:00)井下接班时,作业人员发现03304鉴定巷(切眼)工作面有积水,排完水后,约19点40左右掘进了两排(约1.6m),班长易某强带着人去支护顶板,同时跟班副队长盛某路带人去钻场打木剁防止顶板来压,大约20点多易某强发现工作面水变大了,就找盛某路汇报情况,然后盛某路向调度室﹑综掘一区区长焦某胜汇报说顺槽皮带机尾处水大,水泵排不完(水泵排水能力12m'/h)。焦某胜接到盛某路汇报后,打电话给掘进副总张某才汇报,张某才安排地测科副科长罗某下井观察水情。罗某向地测科科长詹某奇汇报情况后下井,约21点10分,罗某到达03304鉴定巷切眼口,在此处测得水量20立方/每小时并伴有臭鸡蛋味。罗某顺着切眼往里走遇到下班出来的盛某路,罗某让盛某路协助他测量渗水情况,约21点45分,罗某向调度室汇报“03304右钻场10米范围内零星状分布出水,总水量在20方左右,有臭味”。约22点10分,罗某和盛某路就一起出去,在03304鉴定巷(顺槽中部)碰到夜班跟班副区长徐某勇。
5月22日晚上20点30分,综掘一区一队夜班在队部安教室召开班前会,参会人员有副区长汤某、跟班副区长徐某勇、跟班副队长张某文及职工9人。当班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安排9名职工抬水泵到03304切眼掘进面,安装好后排水。约21点开始入
井,约22点到达工作面。随后不久,安全员金某武也到现场。约23点,水泵到位后,综掘一区一队当班班长王某春安排张某到顺槽外关闭静压水管的阀门,其余人员安装水泵、连接管路。约23点30分,积水点水量突然增大,徐某勇将此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张某文安排张某等人马上将水泵抬到积水处,安装并准备抽水,张某等人正在抬水泵,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工人们就被水冲倒。23点38分,调度屏幕显示03304迎头甲烷传感器报警,随后井下一名瓦检员向调度室汇报03304一个局扇反转,出现异常,然后调度员邓某龙就向03304迎头打电话询问情况但未打通。随后调度室接到采煤队陈某山在井下汇报说轨道大巷六联巷水大、人员无法通行。
在此期间,约22点30分,矿长陈某堂得知03304迎头水大后,通知总工程师周某洪、掘进一区区长焦某胜、调度主任陶某平、地测科科长詹某奇4人到调度室,在听取了罗某对井下现场情况的汇报、焦某胜对夜班工作的安排等情况后,又对排水工作进行了安排。
约23点40分,陈某堂在办公室接到调度员邓某龙电话汇报称井下透水,才安排调度立即撤人,并随后赶到调度室安排启动应急预案。
五、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东于煤业三采区03304鉴定巷(切眼)针对老空区探放水设计不符合规定,物探、钻探工作不严谨,透水后未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撤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防治水制度不落实,对井田范围内老空区的位置、范围、积水情况等隐蔽致灾因素探查不清,物探结果不可靠,探放水设计针对性不强、审批把关不严、钻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不足、钻孔验收不规范,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教育培训不到位,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在出现透水征兆甚至透水后,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未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时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是造成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
3.美锦集团、淮南集团安全责任落实不细致,安全管理不严格。美锦矿业公司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平安工程院公司对东于煤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监督、指导不力;地质勘探工程处对东于钻机工区钻探工作监督检查不严不细,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六、防范措施:
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山西省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探掘分离、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强化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严格进行探放水作业,未查清和探明水害情况严禁组织掘进作业。
配足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探放水作业人员。物探分析要科学准确,确保起到预警效果。钻探设计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规范履行探放水钻孔验收制度,保证探水工程的可靠性。
(三)认真落实煤矿主体责任,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工作,强化突水隐患治理,认真排查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水害情况。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制度,理顺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严格防治水管理。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切实落实“发现征兆-停止作业-紧急撤离-科学分析”相关规定,提升隐患处置能力,完善应急安全措施。
(四)美锦集团、美锦矿业公司、淮南集团、平安工程院公司
要提高对所辖各矿井的管控能力,加大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认真督促煤矿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五)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深刻汲取本次事故教训,加大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督促辖区煤矿企业加强防治水工作,同时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范和有效遏制煤矿各类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