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17年7月10日
二、事故地点:主通风机房
三、事故类别:机械事故
四、事故经过
2017年7月10日2号风井进行倒运行(2#风机倒至1#风机),7月17日检查2#风机轮毂时发现二级轮毂有裂纹,立即对其进行更换。7月18日11时52分检修人员听见运行风机有异响,立即进行停机,检查发现风叶扫膛。此时2#风机一级检修完毕,正在对二级进行检修。12时向值班矿领导汇报后,矿组织撤人;12时38分启动2#风机的一级风机;15时30分停一级风机,进行二级轮毂更换;17时30分2#风机正式带载运行。期间影响矿井521盘区正常供风5.5小时。
五、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风叶疲劳,引起风叶断裂,造成风叶扫膛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直接原因
1.主通风机一直在超负压状态下运行,负压值为3300-3800pa,正常范围不得超3200pa。导致风机长期在喘振区域内运行,整机振动较大,对风叶及主扇轮毂等结构件造成严重的损伤(轮毂多次出现开裂)。
2.矿井机电系统干部对主通风机的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风机长期满负荷运行所引发的潜在隐患未能与矿方及时、充分沟通,导致矿方没有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处理,矿井阻力较大。
3.矿方未在3-5天内对停用风机进行检修。7月10日倒运行后,17日才对轮替下的2#风机进行检修。
4.未能做到对风叶进行详实、细致的逐片检查。
六、防范措施
1.各矿要根据矿井通风阻力和通风机运行工况,对供风需求核算后进行合理调配,优化通风系统,降低矿井通风阻力、减少作业队组,使主通风机在合理的工况点下运行,消除喘振现象。
2.提高机电系统干部对主通风机的安全重要性认识,及时与生产、通风等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从系统环节上消除主通风机安全隐患。如不优化通风系统,此类事故将会再次发生。
3.严格执行主通风机定期倒机和检修制度,不得缺检、不检,针对重点部位或部件进行详实检查,并留有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