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17年1月10日
二、事故地点:15202备用工作面
三、事故类别:辅助运输事故
四、伤亡情况:1人死亡、2人受伤
五、事故经过:
2017年1月10日7时,综采预备队队长张某则组织召开该队班前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共有22人。会上张某则安排八点班的主要工作是排水、检修、移动电气列车工作,并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由检修工崔某博等四人负责更换液压支架管路、检修刮板输送机;班长崔某亮等十六人负责移电气列车、拆管和工作面清煤。
8时10分工人开始入井,9时10分左右到达15202备用工作面。班长崔某亮首先带领崔某青、李某新、绞车司机张某玲拆除并前移安装了六根单轨吊,接着崔某亮、崔某青、李某新、绞车司机董某刚、杨某苗等人将巷道内坡上方固定的回柱绞车和列车上固定的慢速绞车钢丝绳绳头固定点处各打设一根压柱,崔某亮又组织李某新、张某强、杨某苗等八人将巷道内回柱绞车的钢丝绳从绞车处拖到电气列车处,并连接在电气列车的第八节、第九节车之间的连接杆上。崔某亮安排其他人去拆管和清煤,自己和董某刚、崔某青、李某新、张某玲还有张某则一起负责移动电气列车工作。董某刚检查慢速绞车,张某玲检查回柱绞车,确认安全后在绞车附近等命令。12时左右,队长张某则从回柱绞车到电气列车机尾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张某则在转载机机头处使用语音喊话器发出命令,让董某刚、张某玲启动绞车。
在移动3-4m后受单轨吊上的限位装置影响停止移车,拆除限位装置。
13时左右,工人开始吃班中餐,13时30分继续移电气列车。崔某亮和李某新、崔某青三人站在电气列车的电缆车上负责摘、盘电缆。张某则到转载机机头附近警戒,让转载机机头附近的工人撤到安全地点后,使用语音喊话器让董某刚、张某玲继续开动绞车。13时40分左右,电气列车向上移动了十几米后,突然下行,跑出几十米后停了下来。张某则喊“跑车了、弄着人啦”,工作面其他人听到后,就往出事的地点跑。在距电气列车车头4m处,看到崔某亮、李某新、崔某青躺着地上。工作面作业人员用金属网片制作了简易担架,将三人先后抬至地面。
事故当班入井带班领导为安全副经理索某文。索某文于6时30分参加了矿调度会,会上安排综采预备队八点班拉电气列车。索某文于7时30分从主斜井入井,在井下中央变电所与零点班带班领导安全指挥中心主任赵某文交接班。索某文先到15206综采工作面进行巡查,在12时左右又去15202备用工作面进行巡查。到达15202备用工作面运输顺槽时,工人们正在做拉电气列车的准备工作,随后索某文去工作面及回风顺槽进行了巡查。等索某文在返回到运输顺槽时,事故已经发生,现场的作业人员已经将受伤人员抬离现场。索某文在井下东翼辅运集中巷遇到了拉伤者的车辆,安排人员将三名伤者运送到地面。
六、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斜巷移动电气列车时,牵引钢丝绳连接在电气列车中部,部分车辆受到推力与自重力、阻力的共同作用,掉道后阻力增加,引起断绳跑车,违章站在移动的电缆车上作业的崔某亮、李某新、崔某青被甩出,致使崔某亮死亡,李某新、崔某青受伤,是造成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队组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15202备用工作面移电气列车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2.矿井运输管理工作不到位。运输科、安全科对15202备用工作面移电气列车牵引绞车及钢丝绳选型、钢丝绳检测检验和日常检查、铺轨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并消除。
3.矿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崔月亮等3人安全意识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2名绞车司机责任心不强,在发现运行的绞车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未及时停车。
4.矿级领导机构对15202备用工作面移电气列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组织管理不力,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
七、防范措施
1.凌志达煤业要认真汲取本起事故的教训,加强斜巷运输现场安全管理,斜巷提升时严禁蹬钩、行人,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2.凌志达煤业要加强斜巷运输的技术管理,必须按规定进行选型计算,选择符合规定要求的纹车、钢丝绳用于牵引电气列车;采用串车提升时,应将钢丝绳固定在首车;对钢丝绳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和日常检查,对不符合使用规定的钢丝绳要按要求更换;保证铺设轨道质量,并加强日常管理,确保轨道运行安全。
3.凌志达煤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职工岗位培训,切实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4.凌志达煤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煤矿事故信息上报工作,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5.山煤集团煤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晋东南分公司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切实加强对矿井运输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所属煤矿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杜绝“三违”现象。
6.长子县人民政府及其煤炭管理部门要督促全县煤矿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矿井运输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驻矿安全检查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督促煤矿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