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16年7月2日20时左右
二、事故地点: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三、事故伤亡情况:4人死亡
四、事故经过:
2016年7月2日14时30分,综掘队队长石某社组织当天16点班工人在综掘队队部召开班前会,在明知2405回风顺槽没有探水,且无掘进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安排工人进行掘进作业。会后综掘队当班27名工人分三个班组陆续到达井下2405回风顺槽、2405皮带顺槽、2404回风顺槽三个掘进工作面,其中2405回风顺槽当班作业人员共9人。到达工作面后,班组长乔某军安排丁某晶到2405回风顺槽皮带机头处看皮带,裴某峰和杨某龙在2号联络巷附近搬运锚杆、锚索等材料,王某锋在煤溜机头处清煤,裴某锋到溜槽旁清煤,裴某军在工作面清煤,掘进机主司机李某、副司机吉某飞在工作面操作掘进机割煤。掘进前,带班矿领导机电矿长常某、跟班干部职业卫生科副科长樊某军、综掘队带班副队长王某军、2405回风顺槽安全员张某阳、瓦斯员李某、班组长乔某军共同对2405回风顺槽工作面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束,乔某军组织工人开始掘进作业。18时左右,工作面出现停电。19时10分左右工作面恢复送电后,乔某军安排已搬运完材料的裴某峰和杨某龙在溜槽旁清煤,再次开始掘进作业。20时左右,掘进工作面忽然传出一声巨响,并有人喊“透水了”。安全员张某阳就喊叫巷道内工人赶紧撤出,丁某晶、裴某峰、杨某龙、裴某锋、李某等从掘进工作面跑至2405回风顺槽皮带机头处。在皮带机头处安全员张某阳电话向矿调度指挥中心进行了事故报告,并电话通知了井下其他工作面工人撤离。
五、事故原因:
1.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矿方提供的探放水作业单显示,井下最后一次补探位置在310米处,探水孔设计长度为60m,允许掘进30m,钻孔施工日期为2016年6月28日16点班和2016年6月29日0点班。技术鉴定组调查情况如下:
(1)经调查询问探放水队作业人员,中村煤业仅在星期日一天用2至3个班施工探放水钻孔,时间上仅够在一个掘进作业头面施工1~2个探水孔。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队现场交接班记录”显示,6月28日16点班(周二)和29日0点班(周三)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均在进行掘进作业,掘进距离分别为2m、2.5m。调查组认定:矿方提供的探放水记录不真实,在对应班次中没有探放水作业时间。
(2)通过询问探放水作业人员、查阅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及2405回风顺槽“掘进队现场交接班记录”,发现探放水作业人员6月28日、29日未在2405回风顺槽区域内作业,作业单造假,并且确定2405回风顺槽最后一次探水时间为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零点班和八点班,而不是作业单显示的2016年6月28日16点班和2016年6月29日0点班。通过井下实测确定探水地点位于该巷道293米处(距回风上山风桥处),此后至事故发生,在长达67米的掘进过程中未进行过探放水作业。
2.井下掘进工作面出现淋水现象后未引起重视
(1)2405回风顺槽掘进队6月22日16点班“掘进队现场交接班记录”显示“工作面积水多,顶板淋水”;
(2)安全员张晋阳于6月25号开始就发现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有淋水,并通过交接班卡向安全科汇报过2次;
(3)经查7月1日2405回风顺槽小班安检员现场记录,7月1日8点班迎头出现顶板锚索孔顶水。16点班出现顶板淋水加大征兆;
(4)相邻的2406皮带顺槽掘进工作面碰到断层后就出现淋水加大现象,在6月上旬就停止了掘进。出现上述情况时,矿
方未引起重视,只是要求工人“注意观察”,未对水的来源和水质进行分析研判,也未制定针对性措施。
3.井下物探报告造假。经调查,矿方提供的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4份TEM探测物探成果报告造假。
4.小窑越界开采形成大量空区积水,矿井对界内老空积水情况调查不足
(1)中村煤业井田东南部(即现生产区域,包括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与鑫基煤业井田交界附近存在小窑老空,小煤窑关闭前越界至中村煤业现有井田范围内进行开采。矿井关闭后因多种原因形成大量老空积水,且该老空区域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空区积水存储在透水点附近的大片区域。
(2)《中村煤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指出中村煤业井田外东南部有2块采空区积水,积水编号分别为WJS3、WJS4,积水面积分别为0.29万㎡、1.81万㎡,积水量分别为0.14万m³、0.91万m³。但未对井田内四采区(即现生产区域,包括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东南部边界附近已经关闭的原山西沁水盈盛煤业有限公司(2006年关闭的西庄煤矿整合在该煤业公司)老空作进一步调查,老空积水范围和水量不清。
(3)中村煤业井田南部存在已经关闭的原中村镇南河煤矿
(4)矿井于2015年底委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在该区域做了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工作,未形成最终报告,依据沟通稿,在突水点未发现异常。
小窑原开采区域及越界开采区域形成的老空区域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关闭后因多种原因形成大量老空积水。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前方煤体长期受到老空积水渗浸,且因地势原因承受空区内积水压力。掘进过程中,不足2米厚的煤体难以承受矿压和水压,导致溃垮,发生透水事故。
六、防范措施:
(一)认真汲取这起事故教训,强化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强化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未查清和探明水害情况前严禁组织掘进作业。
(二)严格落实煤矿探放水工作制度,强化探放水现场管理。钻探设计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探水钻孔要按设计施工,不得缺孔少钻;钻孔施工后要严格进行单孔验收和探水验收移交,掘进作业要始终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物探分析要科学准确,确保起到预警效果。
(三)认真落实煤矿主体责任,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及《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制度,理顺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严格防治水管理。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
(四)沁和集团要加强对下属各矿井的管控力度,有关业务部室要加大对下属各矿井的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细、做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五)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深刻汲取本次事故教训,加大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督促辖区煤矿企业加强防治水工作,同时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对驻矿安监员及五人包保小组的管理,切实发挥驻矿安监员及五人包保小组的监管作用,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