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源公司以提升经济效益为中心,深挖内部潜力,从培育算账文化、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改造入手,围绕管理提质, 推动经营增效,助力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公司以降本增效为导向,大力培育“算账文化”,形成“人人为成本用心,个个为效益尽力”的浓厚氛围,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成本管控体系,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引导全员挖潜增效、精打细算,不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公司将“算账文化”落实到班前测算、班后核算中,通过班班算账,实现精益化管控,量化生产指标、产品质量指标、消耗指标,并与职工绩效考核挂钩,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推进经营管理由粗放化向精益化转变,通过“算账文化”的入脑入心,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有效提升公司综合效益。同时,各生产车间将电耗、煤耗、蒸汽产量、供电量等重要经济指标横向分解落实到每天,纵向分解落实到每位职工,每个班次都在交班前进行认真测算,将考核情况与班组奖金挂钩,根据月度消耗情况进行班组排名,以此来激励大家养成成本核算习惯,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公司本着“精干高效、优化职能、提质提效”的原则,大力开展机构改革,构建“轻机关、大服务”格局,实现了同质资源整合、机构设置精干、业务职责理顺、工作效率提高,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公司完善管控顶层设计,横向对供应、销售、后勤、技术、法务等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提高管理效率。构建起了机构健全、职责清晰、配置合理、制度完备的“9+4”管控体系,超前审核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增强管控能力。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提质增效。理顺了销售、仓储、发运职能,储运管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立了定价委员会,构建起了公开透明灵活的定价机制,提升了经营质量和效益,设立了价格办,作为招投标前置程序,积极核价节支。通过改变付款方式、欧贝网上寻源比价等措施,减少采购费用投入。
公司牢固树立勤俭兴企的思想,在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集中全员智慧,通过五小创新、技术改造、修旧利废等形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促进降本增效。
公司造气原料煤经厂外煤场3号、4号皮带和造二皮带,转运至造三、造四皮带输送机,再经4台移动卸料小车卸入32台气化炉煤仓,导致原料块煤碳转粉率提高,造成造气炉煤耗加大、成本增加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公司对厂外煤场4号皮带机头溜槽、造二皮带至造三机头溜槽、造二皮带至造四机头溜槽、4台移动小车卸料进行技术改造。将卸料小车改造为犁式卸料器,降低卸料落差高度和碳转粉率。改造溜槽角度,直溜槽改造为斜溜槽,减少煤炭破碎率。技术人员将厂外煤场4号皮带机头溜槽坡度由90度降至40度;造二至造三皮带、造二至造四皮带卸料改为犁式卸料器卸料,溜槽均改为直径500毫米溜管,分别降低坡度至41度;4台移动卸料小车改为32台犁式卸料器降低落差,以解决高煤耗、高成本的问题。
此外,公司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破碎粒过大、不适应系统需要的问题,利用废旧设备改造成破碎机,以减少生产设备投入,在对循环水过滤系统改造提高循环水水质的同时,煤泥得以变废为宝。
记者 白文慧 通讯员 来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