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保障矿商品煤质量,煤质科从源头管控,过程监督,科学调配等多维度发力,多举措保煤质增效益。
从开采源头筑牢煤质防线。井下源头是煤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煤质管理中,该科联合地质和采掘单位采前精准规划,细化煤层赋存数据,明确各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实行“一头一面一策”的方式,制定差异化的开采方案。目前重点针对井下采面加强采高管理,严格控制采高,严禁超高、破底现象发生,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矸石混入毛煤影响煤质,针对顶底板控制、煤层厚度的把控情况,发现问题,现场抓落实,现场抓整改。同时加大煤质考核奖惩力度,对不按照煤质管理措施施工的单位进行考核。
严格过程监督。完善原煤运输和地面洗选生产系统管理,加强采掘单位“三机水”管理,合理调整沿途喷雾数量大小,治理沿途顶板淋水,严控水煤、杂物,避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外来水分增加影响原煤质量。
科学调配保质量增效益。加强地面入洗管理,结合现有采煤工作面煤质状况,依据煤仓和出煤时间段及用户需求,科学合理调配洗选方案、入洗比例,优化产品结构,确保外运商品煤发热量达到3800大卡/千克以上。并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及时调整装车方式,通过科学合理配比,确保商品煤发热量与用户需求相匹配,实现商品煤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