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20年4月14日
二、事故地点:塔山矿3-5#层二盘区2205运输顺槽
三、事故伤亡情况:5人涉险事故
四、事故经过
2020年4月14日14时45分,巷道掘至253m位置,掘进机完成一个截割循环,现场施工人员从掘进头往外走,去后边50m处的物料场运料,在往外走的过程中,发现左帮钻场后部顶板掉渣,巷道(断面)中部下沉,持续时间约10秒左右,随即冒顶事故发生。现场勘测冒顶位置后部距掘进工作面迎头24m,冒顶区域长14m,冒顶区前端向内10m未冒顶。事发当时,掘进工作面当班13人,位于冒顶区前部的5人被困,冒顶区后部8人安全升井。
五、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2205巷道支护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实际采用的锚索长度不足,导致支护结构失稳,是冒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煤系地层赋存状况的一致性差,掘进、支护、维护过程难免盲目;
2.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复杂,各环节难以做到准确把握;
3.巷道围岩酥松破碎,顶板稳定结构位置偏高;
4.巷道围岩及锚固支护结构性能逐渐衰减的时间效应;
5.国内外关于巷道矿压控制及锚固支护基础理论及技术体
系尚不完善,甚至很多重要环节尚未形成一致认识,比如:预紧力大小、锚杆锚索规格的确定、锚固方式的选择等。
六、防范措施
巷道围岩控制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和技术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之处,尤其是高应力、复杂软岩、大断面等困难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技术仍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研究领域。因此,如何应对不同客观地质条件及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巷道支护问题,应引起各级管理、教研、技术人员的充分重视。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专家组提出以下建议:
2.规范巷道稳定性监测工作,及时分析稳定性监测信息,适时调整巷道稳定性控制方案。
3.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辨识及防范能力,杜绝违规作业。
5.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组织专项论证,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结合实际,开展前沿、疑难问题的探讨工作,必要时进行重点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