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15年7月5日
二、事故地点:1304(下)切眼开口
三、事故伤亡情况:1人死亡事故
四、事故经过
2015年7月4日23时,回收一队夜班当班出勤11人(包括跟班干部卫某鹏),队值班干部霍某阳组织召开班前会,布置了当班生产任务。当班安检工万某飞、瓦检工陈某潮、爆破员张某保也分别在各自区队参加了班前会。5日1时,施工人员到达施工地点,跟班干部卫某鹏和安检工万某飞在工作面检查现场安全情况后,由班长孙某带领职工,先将插梁下打的10根点柱进行回柱,然后开始割煤,大约2时停机。受巷道限制,掘进机无法截割切眼右帮顶部和左帮煤体,需要爆破处理。跟班副队长卫某鹏对班长孙某进行安排,由孙某带领王某阳、宋某峰、谭某耀在切眼右侧顶部煤体顺插梁方向平行布置了4个炮眼,在切眼左侧煤体布置了16个炮眼,其中最左一列3个炮眼布置在最后一架过渡棚棚腿与正抬棚左侧棚腿之间,其余13个炮眼均匀布置在正抬棚棚腿右侧。共计施工炮眼20个,按措施规定分两次进行爆破。
6时,进行第一次爆破,共装9个炮眼,分别为左帮6个炮眼,右帮顶部3个炮眼。6时30分,完成第一次爆破。7时,副队长卫某鹏、安检工万某飞和瓦检工陈某潮、班长孙某、爆破员张某保分别进入爆破现场检查安全情况,未发现异常,准备第二次爆破。第二次爆破装药时,仅将剩余的11个炮眼中10个炮眼进行装药,左侧最下方的1个炮眼没有装药。9时30分,进行
了第二次爆破。半小时后,瓦检工陈某潮首先进入爆破现场检查瓦斯情况,无异常后离开,随后跟班干部卫某鹏、安检工万某飞、班长孙某、爆破员张某保进入爆破现场进行检查。爆破员张某保确认无拒爆、残爆现象后离开现场。安检工万某飞在检查工作面情况时,发现两架正抬棚明显受力向下弯曲变形,抬棚梁中部正前顶网有0.4m×0.3m的破口,且不断扩大,漏矸越来越严重。万某飞督促孙某带领人员准备支护材料对棚梁进行加固,并叫卫某鹏撤离现场。万某飞、卫某鹏分前后撤离,卫某鹏边向外走边观察顶板变化。万某飞刚撤离到机组后方,就听到“轰”的一声响,大量煤尘从身后扬起,经短暂反应后,发现机组前方正、斜抬棚及插梁全部垮落,发生冒顶事故。万某飞呼叫卫某鹏无应答,确认其被冒落的棚梁及矸石埋压,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班长孙某组织当班人员刨矸救人,十多分钟卫某鹏被救出,面部有血迹,呈昏迷状态,经现场简单急救后,用担架将卫某鹏运送上井,送往原晋煤集团总医院进行抢救,13时5分卫某鹏经抢救无效死亡。
五、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当班跟班干部卫某鹏,对现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认知不够,撤离现场不及时,被冒落的棚梁及矸石埋压。
2.1304(下)切眼开口爆破作业,因部分炮眼位置设置不当,爆破对正抬棚左侧棚腿造成影响。
3.在爆破震动、顶网破损漏矸的共同作用下,顶板来压下沉,爆破后现场支护强度不够,导致棚梁被冒落的顶板压垮。
(二)间接原因
1.《Ⅲ1304(下)切眼开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炮眼布置、
放炮后应采取的具体补强支护措施没有作出具体要求,可操作性不强,现场作业人员不能合理布置炮眼、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补强支护措施。
2.回收一队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职工安全意识不强,自保互保意识差,现场人员对跟班干部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制止不力。
3.生产科安排工作随意性大,对1304(下)切眼开口重视不够,业务指导及业务管理不到位。
4.通风科爆破管理有漏洞,爆破员业务素质低,对于现场炮眼布置不合理把关不到位,对放炮可能破坏影响支护强度的认识不足。
5.安监科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于重点工程跟班监督落实不到位。
6.调度室对值班、跟班管理不到位,对于重点工程安排跟踪落实不到位。
7.回收一队包队人员包队责任落实不到位。
六、防范措施
1.各单位要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深入开展“三查三反三增进”安全反思活动,围绕安全意识、责任落实、业务管理、自保互保、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安全薄弱环节等方面,全面查找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
2.各单位要加强技术管理,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组织“三结合”讨论,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严格审核把关,有效指导现场安全生产。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要明确炮眼布置方式,科学计算装药量,合理布置炮眼。
巷道临时支护及防片帮网的使用,确保支护质量。同时,强化业务管理,重点做好陷落柱、软煤区、交叉点、贯通处、大断面等特殊地点的顶板管理,及时发现顶板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整改处理,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4.各单位要加强重点工程管理,各业务牵头部门要针对初末采、切眼施工、过构造、大型设备安装及条件变化等重点工程,加强督查和监管,确保重点工程管控到位。
5.各单位要加强班组长管理,注重班组长素质提升,落实班组长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发挥班组长现场指挥权的作用,合理调配作业人员。安监工要加强现场监管,认真落实“四不生产”原则,对现场存在严重及以上安全隐患,责令班组长立即安排组织整改,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6.各单位要抓好生产秩序管理,按照衔接计划安排,均衡有序组织生产,严格正规循环作业,严禁随意改变作业计划安排队组作业,严禁抢进度、抢时间等突击作业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