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是全年目标任务的“冲刺期”,也是检验发展质效的“关键期”。面对岁末攻坚任务,运河煤矿锚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聚焦安全、服务、增效三大核心领域,通过务实举措破解发展堵点难点,用创新思维激发内生动力,在全矿范围内掀起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攻坚热潮,为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筑牢坚实根基。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运河煤矿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从硬件升级与队伍建设双管齐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以前硐室部分区域光线暗、设备标识模糊,巡检时总担心漏看隐患,现在不仅环境整洁明亮,关键设备参数、应急操作流程都清清楚楚,我们下井心里更踏实了。”谈及硐室变化,一线矿工深有感触。为夯实安全硬件基础,该矿以“精品硐室”建设为突破口,聚焦“环境亮化、设备亮化、安全亮化”工作要求,对永久避难硐室开展标准化升级改造。从墙面翻新、照明优化等环境整治,到设备除锈、润滑保养等细节维护,再到安全标识规范张贴、应急物资分类摆放,每一项改造都紧扣“安全实用”原则,全方位提升硐室安全保障能力,让井下“安全堡垒”更坚固、更可靠。
为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监管、敢担当”的安全监管铁军,该矿安全监察部针对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实施,组织开展专项培训。“专项培训不仅让我们吃透了新规要求,更学会了用专业标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开展安全监察更有‘底气’了。”安全监察员小蒋说道。一系列精准化培训举措,推动安全监管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人才防线”。
服务暖心,凝聚向心力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只有把职工的“急难愁盼”解决好,才能让大家心无旁骛投身生产。运河煤矿始终将职工需求放在首位,以集团公司职工网上问卷调查反馈为重要抓手,秉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严格按照“八立、八不立”原则,对职工反映的诉求逐一梳理,以扎实举措推动问题解决,用实际行动回应职工关切。
除了“实打实”的诉求解决,该矿更注重用“心贴心”的关怀温暖职工。重阳节当天,该矿女工协管员队伍化身“暖心使者”,开展衣物缝补专项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协管员们围坐在一起,拿着针线、剪刀,仔细为职工缝补工作服上的破洞、加固磨损的袖口和领口。“一线职工每天在井下作业,衣服磨损快、脏得也快,我们多帮他们补补、洗洗,既能让大家穿上‘整齐衣’‘干净衣’,也能为洗衣房减轻点压力,算是为安全生产出份力。”女工协管员商小路笑着说。
点滴关怀汇聚成冬日“暖流”,让运河煤矿职工在四季度攻坚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增效突围,激活新动能
面对四季度生产任务紧、成本管控严的双重挑战,运河煤矿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在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上双向发力,全力激活生产经营“新动能”。
为打好“节能降耗”攻坚战,该矿运转工区立足生产实际,将“错峰启停、按需调控”用电管控措施落细落实。通过先行厘清用电管理基线,结合冬春季节用电规律与负荷特点,科学划分用电时段并明确管控规则,同步建立“开机报备—调度审批—按需启停”标准化流程,从用电源头精准把控节奏,为节能降耗筑牢管理基础。
如果说精细化管理是“节流”,那么技术创新就是“开源”。运河煤矿深知,技术创新是提质增效的“金钥匙”,鼓励各工区围绕生产难点开展攻关。此前,副井罐笼罐帽滑道在起吊大型物料时,常因受力过大出现变形、损坏,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存在安全隐患,成为困扰绞车班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绞车班维修人员自发成立攻关小组,查阅资料、现场测绘、反复试验,最终成功研发“快拆滑道”。该滑道通过优化结构,最大限度保障了设备原有安全性能。“以前处理滑道问题又费时间又有风险,现在有了‘快拆滑道’,作业效率明显提高,安全保障也更到位了。”绞车班班长兴奋地说。此项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更为主井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四季度产能释放“提速加码”。
文/图丨张雨潇(运河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