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瑞能煤业持续推动“四种经营理念”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全员参与、层层落实,将管理智慧转化为发展实效,夯实矿井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瑞能煤业,“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管理的生动实践。该公司建立起覆盖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精益管控体系,让“过紧日子”成为全员行动自觉。
井下是成本管控的前沿。材料员每周定期巡查作业现场,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回收的支护材料、风镐、油缸等物资,经过分类登记和专业修复,大量废旧设备重新“上岗”,关键物资复用率显著提升,从源头减少了新材料投入。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用数据直观展示支出与效益的关系,推动“人人算成本、事事讲节约”深入人心。
花钱不能只算“账面账”,更要算“效益账。”这一理念正在改变瑞能煤业的支出决策方式。该公司深入践行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理念,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产生最大效益。
物资采购环节,“能用旧不用新、能调剂不新购”成为铁律,通过严格的计划审核与立项论证,从源头卡住无计划采购和盲目支出。设备管理方面,建立起全生命周期成本台账,推行预防性维护保养,推动管理从“事后抢修”向“事前防护”转变,有效降低了非计划停机带来的损失。
该公司各班组将支护材料等大宗消耗与生产进尺紧密挂钩考核,激发了员工主动节支降耗的内生动力。职工从“要我节约”转向“我要节约”,积极探寻节支降耗的“金点子”“好方法”在现场已蔚然成风。上半年,通过盘活闲置物资、深化修旧利废、推广“五小创新”等举措,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7.78万元。
经营“细账”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更要延伸到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煤质管理。瑞能煤业深知,稳定的煤质是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生产导向从“保量”向“价优”转变,是实现生产与市场高效对接的必然选择。
为此,该公司建立起贯穿开采、运输、洗选、储存全流程的煤质管控体系。从生产源头的开采设计、进刀割煤的技术标准,到工作面的顶板管理等环节,均针对性研判影响煤的因素,同时,每日跟踪上报煤质变化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形成完整的煤质调度记录,以全周期管理为生产优质煤奠定基础,确保煤质稳定在5000大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