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13年8月12日11时35分
二、事故地点:14-3#层303盘区
三、事故伤亡情况:造成2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1.53万元。
四、事故经过:
8月11日,燕子山矿区突降大暴雨,短时间累计降水量达到44.8mm。燕子山矿井田东部苦水湾沟在本井田汇水面积19km2,汇水量达85万m3,大量雨水汇集引发山洪,冲毁苦水湾沟内已关闭废弃的小窑井筒,洪水通过小窑采空区、导水裂缝带涌入燕子山矿14-3#号煤层303盘区8311采空区,由于短时间内水量暴满,水位水压急剧增高,12日11时35分将2311巷密闭冲垮,涌水进入303盘区,导致303盘区三条大巷低洼处覆顶。
2013年8月11日夜班,燕子山矿303盘区入井人数30人,宏泰九队6人,开拓一队4人,掘进五队6人,6个辅助队14人,其中,掘进五队上岗人员分别是:跟班队长逯某、班组长周某峰、打眼工姜某清、张某、普工卢某平、冯某。班前由队书记刘某杰和生产队长王某安排当班任务,当班任务是正常生产放炮。
20时10分掘进五队工人开始入井,21时左右进入14-3#层303盘区2303工作面,开始打眼放炮进行正常生产。12日凌晨4时左右,皮带尾部滚筒轴承损坏,便停止生产,清理两侧浮煤准备进行修理,6时左右,逯某向队值班室汇报了情况,书记刘某杰安排当班人员更换好尾滚筒后再出井。10时30分左右更换好备用滚筒,试运行后发现尾部皮带右侧跑偏,继续进行调整。约11时左右,姜某清和张某先行出井,逯某等其他4人重新调整皮带,11时30分左右皮带调整完毕,准备出井。四人走到盘区轨道巷850米处,发现巷道有水,积水已覆顶,而且还在很快上涨,四人急忙回到工作面巷口往地面打电话,但电话已打不通了。这时4人均感到憋气,逯某安排周某峰打开压风管阀门,坐在皮带头等待救援。
8月12日11时30分,运输二区下料工梁某柱,在对各部绞车进行巡查过程中,发现303盘区2311巷密闭墙被水冲开一个约1.5*1米的口子,与开口同样大小的水柱往外喷涌而出,涌向303盘区轨道巷,便立即返回盘区材料库向矿调度室进行了汇报。
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安排梁某柱到猴车前设置警戒禁止人员进入,同时向矿领导进行了汇报,并于12时06分向集团公司总调、安监局调度室进行了汇报。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抽调专业人员赶到现场,调查出水情况,核对出入井人数。经核实,8月12日早班,303盘区入井人员因电机车架空线出现故障,均未进入盘区;8月11日夜班,303盘区上岗的30人,其中24人已出井,只有掘进五队6名员工被困井下。
8月12日早班跟班矿领导为矿长张某儒,8时42分入井,到8201工作面查看搬家准备情况,约11时32分接调度台303盘区发生溃水电话,立即上井到达调度室指挥抢险。
事故发生后,燕子山矿于12时06分向集团公司总调、安监局调度室进行了汇报,于13时12分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大同分局,大同分局随即汇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五、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燕子山区域骤降暴雨,山洪冲垮已关闭废弃的小窑井筒,洪水溃入井下,通过小窑采空区、顶板冒落区及裂隙带涌入燕子山矿14-3#层8311采空区,将2311巷防火密闭冲垮,是造成事故发
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2.雨季汛期地面巡查不彻底。
六、防范措施:
1.提高对防治水水害防治意识,特别是针对大同矿区小窑遍布、复杂联通的地质情况,因大气降水、地表水导入井下引发水害事故的认识。
2.矿井立即开展全方位的水害隐患大排查,重点对地面地表裂隙、采空区积水、采空区密闭防水抗压能力、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3.集团公司要及时联系、配合大同市和左云县国土、地矿等部门,立即开展隐蔽灾害的大排查,重点对矿区周边小窑井口封堵情况、矿井地质水文资料、地表山体裂隙、井下老空区积水、积气、自燃发火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准确掌控威胁矿区的隐蔽灾害,制定科学有效治理方案予以彻底治理,杜绝次类似事故发生。
4.加强雨季“三防”工作,健全防范暴雨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雨季应急值守、物资储备和日常巡视,特别是加大特殊时段、特殊区域的安全监控力度。
5.认真落实煤矿地测防治水各项规定,对存在上覆采空区和古塘积水区域,提前进行物探和探放水工作,消除水患威胁。
6.进一步加强职工自救、互救及应急避险能力培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让员工熟悉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掌握灾变时的自救互救、自保互保常识,全面提高员工应急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