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梁家煤矿:让创新成为软岩支护“硬”支撑

刘立利刘立利
2023-05-09 10:10
阅读(0)
分享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梁家煤矿坚持把优化支护工艺作为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入开展支护工艺研究,在巷道布置、支护方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围绕“回采工作面取消单体支柱”“掘进支护变革”等选题立项,成立专班,持续在“精”、“细”上下功夫。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现实,一项项持续不断的创新变革在这里起步……(迈步式超前支架已经安装就位)“按照以往7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梁家煤矿坚持把优化支护工艺作为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入开展支护工艺研究,在巷道布置、支护方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围绕“回采工作取消单体支柱”“掘进支护变革”等选题立项,成立专班,持续在“精”、“细”上下功夫。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现实,一项项持续不断的创新变革在这里起步……

梁家煤矿:让创新成为软岩支护“硬”支撑

(迈步式超前支架已经安装就位)

“按照以往70米的超前支护,需要施打420根单体支柱,现如今,同样的支护长度,通过实施‘单元支架+迈步式超前支架’的方式,实现了超前支架机械化推移,延续30年的单体支柱支护方式被替代……”5月7日,在全国首个油页岩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梁家煤矿1100工作面内,该矿技术科副科长石国生介绍说,而在他身旁10架黄白相间的单元支架整齐排列、蓄势待发,6组崭新的迈步式超前支架已经安装就位。随着工作面进入开采阶段,它们将完全替代单体支柱“上岗作业”,用智能化机械化手段,为井下施工撑起一片“安全天”。

梁家煤矿作为典型的“三软”地层,多年来,在支护改革方面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尝试和探索,推行了锚网喷料石反底拱支护结构,实施了“锚网喷锚梁+U型棚”,“锚网喷、锚梁、锚索+锚注”等联合支护形式。但是,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步伐加快,如何更好地适应变化,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该矿围绕“三软”地质条件下的支护工艺开展立项攻关,针对“三软”特殊的软岩地层,认真分析巷道破坏机理,引进先进的支护技术及支护材料,并对以往支护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优化,围绕“松散围岩巷道”变形破坏剧烈且维护难度困难等“卡脖子”技术难题进行针对性攻坚,从源头入手,在基础上下功夫,确保实现精准性突破

我们通过将‘拱形’断面优化为‘梯形’断面,支护成本每米降低了756元,下一步,还将继续围绕放宽锚杆间排距及取消喷浆进行试验,力争达到支护成本每米降低1000元的目标要求。”该矿副矿长总工程师刘明明介绍说。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是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该矿不断解放思想、主动求变,把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加强新工艺技术在井下现场的应用,他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细化系列参数和技术要求,围绕“优化支护工艺提高护表面积,调优喷浆厚度,降低锚网压茬成本”这一课题,支护研究专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本着“一再优化,持续提升”的原则,创新实施了“锚梁支护——T型钢带——W钢带”的优化路径,在不断增加护表面积的基础上,掘进效率提升了12.5%。在2103西材料巷、运输巷全面推行“梯形”断面,取消复喷环节,在迎头实施初喷覆盖岩面,将螺纹钢锚杆调整为高强锚杆,增加了顶板的支护强度,锚杆的长度由以前的2.25米延长至2.5米,屈服强度由原来的335兆帕增加到500兆帕。在C202充填试验面,借助于充填试验面快掘快充、服务时间短的特性,不断优化支护参数和锚杆布置方式,将锚杆间距由600mm放宽至700mm,帮部采用双向拉伸塑料网替代传统的金属网掘进效率提升了16.7%。

如今,梁煤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铆足干劲勇争先,奋力冲刺二季度,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蓄力攻坚,发力突破,奋力走好安全、智能、高效的矿山建设之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矿山安全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saqw.com/news/7537.html

打赏 0

发表评论

广告

广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