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运河煤矿工会围绕“安全文化建设年”主题,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坚持实施安全健康工程、阳光公开工程、文化培育工程、职工幸福工程、自身建设工程,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群众打造“民主活力、科技创新、安全发展、团结互助、协同管理”的“五色融合”家文化,持续推动工会“建家”工作提档升级。
注重职工参与,打造“民主活力”家文化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和谐企业,充分利用“领导干部谈心谈话”“矿领导接待日”“职工代表巡视”等活动的开展,下沉区队,走向一线,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诉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拆“隔心墙”,搭“连心桥”,铺“和谐路”。
做好“五必谈五必访”,加大对安全不放心人员和薄弱人员的排查力度,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每季度开展职工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职工的合理诉求及时跟踪,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并向职工进行反馈。强化“两堂一舍”监督检查力度,为职工群众创造温馨舒心的工作生活条件。
组织开展技能比武、高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各类技能人才选拔等活动,为职工学习发展、岗位成才搭建平台,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加大人才培养,主动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一线调研,深入职工群众,积极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发挥技能人才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深入持久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大群众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劳模工作室、工程师工作站、技师工作站平台,发挥“育骨干、带队伍、解难题”的作用,激励职工岗位成才,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安全→效益”的转变。
持续发挥女工协管队伍优势,坚持爱心宣教、热情服务、亲情帮促活动,用女工协管员的细心、爱心、责任心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在“安全生产月”期间配合矿举办“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有奖答题、亲子书画展、矿嫂下井等活动,增强职工群众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素质。
利用矿内广播、网站、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齐鲁工惠”、“济宁工会”等阵地和载体,开展“送题到区队”、书画文艺作品征集、安全生产微视频展播、文艺汇演等活动,传播安全“好声音”,营造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增强安全宣教实效。
注重职工参与,打造“团结互助”家文化
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发挥文体协会和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的作用,因势利导,创新活动内容,拓宽活动形式,满足职工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职工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提高,达到精神、体魄“双并重”。
根据矿井转型发展的现状,广泛开展“严峻形势怎么看、企业发展怎么办、立足岗位怎么干”系列形势任务教育,超前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消除部分职工浮躁、怕吃苦、安于现状等思想,做好政策措施的宣讲解读,给职工解疑释惑,问计于基层、问需于职工,确保人心思稳、人心思进。
节日期间,开展“送温暖”和“岗位慰问”活动,做好困难职工家庭帮扶救助工作,让其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开展好“夏送清凉”活动,为高危作业场所、岗位机台配备急救小药箱;开展“金秋奖学、助学”活动,鼓励职工子女学习成才,建功社会;坚持给职工生日送蛋糕卡服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关怀情、暖职工心。
强化群监管理,打造“协同管理 ”家文化
夯实群众安全工作组织基础,严格执行群监员培训制度,提升群监员履职能力。严格落实群监员安全汇报卡填写制度,开展群监、协管查隐患竞赛活动,凝聚全员安全合力。
继续深化班组“查保促”(查隐患、保安全、促发展)活动,强化“五自”管理体系的落实,动员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加大现场安全风险及隐患排查检查力度,扫盲点、补漏洞、强弱项,树立企业和职工“安全生产一线牵、互利共赢促发展”的理念,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