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通风机运行参数正常,供电系统电压稳定,排水泵组无异常声响!”在井工三矿机电队中央控制室,机电队值班员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反馈着井下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是机电队日复一日守护井下生产安全的缩影,凭借着对设备的精研细护和对责任的极致坚守,实现了核心设备零故障运行,为矿井高产高效筑牢了坚实的机电“防火墙”。

井工三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机电设备既是生产“主动脉”,也是安全“压舱石”。机电队深知设备稳定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源头构建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设备管理体系。针对井下各变电所、主通风机、主排水泵等关键场所及关键设备,他们制定了“一设备一档案、一故障一分析”的精细化管理台账,将设备型号、安装时间、维护记录、故障历史等信息精准录入,通过数据对比提前预判设备运行风险。队长曹晓楠带头落实“每日巡查、每周检修、每月联查”制度,无论酷暑严寒,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他带着技术骨干下井巡检的身影,“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就能及时发现潜在隐患,这是我们机电人的职责。”
为攻克设备维护难题,机电队组建了以党员为核心的技术攻坚小组,针对老旧设备运行效率低、易出故障的问题开展专项攻关。此前,井下中央水泵房主排水泵常因叶轮磨损、密封件老化导致停机,不仅打乱了矿井排水作业节奏,延误涌水排出进度,还因频繁更换叶轮、密封组件大幅增加了维修成本。技术小组带着问题深入井下泵房,对照水泵结构图反复拆解分析叶轮受力情况、密封面贴合状态,又在地面查阅数十份水泵维护技术手册与同类故障解决方案,最终提出“叶轮定期防腐保养+密封性能动态监测”的改进方案。同时,他们结合水泵运行参数,自主设计制作了水泵密封间隙检测专用量具,该工具可通过精准测量密封件贴合间隙,提前预判密封失效风险,将水泵故障排查时间效率提升50%以上,自方案实施以来,该排水泵至今未再因叶轮磨损、密封问题出现停机情况。此外,他们还围绕节能降耗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对井下高耗电机更换为高效节能电机,优化通风系统风门控制逻辑,每月可节约电能上千度,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
在技能提升方面,机电队常态化开展“以老带新、以赛促学”活动,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徒传技,定期组织设备拆装、故障诊断、应急处置等技能比武,倒逼队员练就 “一眼识故障、巧手解难题”的硬本领。前不久,主通风机突然出现轻微异响,青年职工张智慧在巡检时敏锐捕捉到异常,凭借在技能学习中习得的判断方法,迅速定位到是轴承润滑不足导致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完成维修,避免了设备故障扩大。“队里的技术氛围特别浓,师傅们毫无保留地教,我们也愿意主动学,现在面对常见故障,我也能独当一面了。”张智慧的话语里满是自信。
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从井下千米巷道到地面控制室,井工三矿机电队的“铁军”们始终坚守岗位,用脚步丈量安全,用技术守护稳定。他们以设备零故障的实绩,诠释着 “机电无小事,安全大于天”的责任担当,为井工三矿的安全生产持续注入“机电动力”,也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的机电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