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电十队紧紧围绕保障主通风机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精心组织并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旨在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方式,拓宽职工成长通道,全面夯实队伍整体技能素质,为主通风机的安全运转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保障。
主通风机是矿井的“呼吸系统”,能否安全运转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本次“导师带徒”活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着力于推进技术传承,弥补技能短板,构建起高效、实用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
活动采取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形式,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职工和业务骨干担任导师,与新晋岗位职工以及技能相对薄弱的职工结成师徒对子。导师不仅负责向徒弟系统传授主通风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原理结构、操作规程、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方法等实用技能,更将多年积累的应急处置经验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倾囊相授。徒弟们勤学苦练,多问多思,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快速提升独立上岗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综合素养。
为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机电十队建立了完善的跟踪考核机制,导师与徒工签订“师徒合同”,期限为三个月,定期对师徒合同履行情况、技能传授进度、徒弟学习成效进行检验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激励挂钩,有效激发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主通风机司机的专业水平显著增强。
此次“导师带徒”活动的深入推进,不仅是机电十队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职工业务水平的有效举措,更是对八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力践行。活动搭建起技术传承的桥梁,加快新生技术力量的成长速度,有效减少因人员技能不足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为主通风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更为深厚的基础,为八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