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煤炭下行的经营形势,我矿深入落实集团公司“三大员”管理举措,充分利用好“三大员”精益管理成果,积极构建“三大员”内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劳动效率、工程质量和设备管理水平,跑出企业降本增效“加速度”,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设备管理是煤矿生产的核心保障。今年以来,围绕构建标准化机电管理体系,我矿强化设备安全运行日常管理,严格规范职工流程化、标准化操作,引导全员树立“人人都是设备管理员”的理念。为提高设备安全运行周期,各生产单位深入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积极引入设备“市场化、电子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我们建立设备包机责任制,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统一设备管理标准,完善设备考核机制,不断构建设备管理从‘计划需求、申请领用、过程管理、维修周转’等一体化经济管控体系。”副总经理郭金星介绍。自“三大员”管理体系运行以来,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物资盘活利用率提高4.5%。
强化设备包机责任考核。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平台,对每台设备进行“数字编号”,赋予不同“身份”,根据设备使用变化情况,第一时间修改设备台账,精准完善系统信息;并通过现场悬挂设备二维码,动态查询设备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周转和调剂使用。我矿制定《设备包机“市场化”管理规定》,采用“大包、小包”相结合的管控办法。“大包”模式下,归口部门每月根据地质条件和生产计划,将各类设备发包使用单位,确定月度考核基础费用,同时依据实际产量和动态进尺调整考核费用。“小包”则由使用单位细化班组和个人责任。同时还推行设备、工器具租赁及有偿维修制度,设备管理员采用“反比计费+租赁管理”模式,并通过“倍率递减维修费用”考核机制,不仅降低了设备损坏率,还不断提高了设备周转率。
优化设备托管服务模式。近日,我矿成功完成了首台综掘机的全面维护保养,这也是集团内部首次自主全面维护保养综掘机。开拓工区机修工孙长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机修工需负责多台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现在有了托管服务团队,我们可以更专注于设备的精细维护。”“以往,综掘机多采用分散式管控模式,此办法存在设备维护不及时、维修标准不统一、资源调配不均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率高,进而影响掘进效率。”机电技术科负责人顾巡巡介绍,2月份以来,我们积极创新综掘机托管管家服务模式,明确设备管理员在托管中的职责,通过制定和落实设备差异化管理措施,对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调度,统一考核,这种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极大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为降低物资库存,强化设备配件周转,我们每月组织生产单位对各区队工具房、小仓库物资大清查、大盘点,一季度盘活库存材料和设备配件300万余元。定期召开设备管理员会议,对每台设备分析和评估,通过严查和落实设备跑冒滴漏、避峰填谷、设备保护等措施,降低了用电和材料消费。
文/图丨刘奉伟(经营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