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技术层级的职工,制定符合现状的成长成才计划,实施‘精准化’培育,才能实现不同梯队人才的晋升晋级。”1月24日,在机电公司机电总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盛红杰一边查阅综采维修电工初级工专业书籍,一边在网上查找试题资料,为接下来的初级电工月度理论考试编制试卷。
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陕煤工匠”盛红杰负责着综采维修电工组的人才培养,每月他要为初级工和中级工编制不同的考试试题和实操培训计划。这是该公司实施的“定制菜单式”培训,杜绝了以往“大锅饭”的培训方式,使职工培训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针对初级工理论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情况,机电公司将电工作业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仪器仪表正确使用、检修作业注意事项等内容与“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每日一学”相结合,并在每月底组织开展“每月一考”活动,以此来检验初级工们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成果,对考试前三名的职工分别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职工的学习热情,职工的专业基本功越来越扎实。
“通过物质奖励能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始终保持对专业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
针对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的中级工,技能大师工作室会定期组织技术沙龙、技术讲座等,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进行技术分享、经验交流。
理论知识要扎实,动手能力也要相匹配。
在实操培养方面,坚持常态化举办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职工技能比赛,营造“以赛促学”的浓厚氛围,让不同技能等级的职工在交流学习中不断磨炼技术水平,同时还鼓励职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自身技术等级的同时让职工“获益”。
在职工日常培训中,盛红杰发现部分职工个人学习能力强,能熟练应对自身岗位工作,但不满足于本岗位专业技术。机电总厂将这一情况反馈至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讨论研究后,决定组织开展实施“AB”岗作业和“跨专业”实践两项活动。
据介绍,“AB”岗作业和“跨专业”实践为职工提供了多岗位锻炼机会,在不同岗位上锻炼提升,职工视野得以拓宽,不再局限于本职范围内,同时提升了职工跨领域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个人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挑选一项自己喜爱的岗位进行学习,工作室还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激发了我们学习技术的热情。”一位报名参加“AB”岗作业的钳工说。
在“精准化”培育模式下,机电公司形成了以首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技能大师等为代表的“塔尖”,以初级工、中级工及高级工等组成的“塔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