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时间:2011年2月20日
二、事故地点:竹林寺回风井
三、事故经过:
2011年2月20日下午15时23分,竹林寺风井风机工汇报,风机排风口突然有黑烟排出。据现场观察,判断为竹林寺风井井筒内2#层旧火区通过裂隙引燃至北风井筒。16时,停止竹林寺风井主扇运行,切断了7#层所有电源,同时撤出所有作业人员。17时,集团公司救护队现场查看,2-3#层斜井内有明火,制定了灭火方案。先由井筒注水,欲灭明火,共计水量64m3,救护队员进入风井底查看灭火效果,3时46分救护队员汇报7#层未见积水,有害气体外泄至7#层盘区巷道内,无法继续进行直接灭火。后采取进行隔绝灭火,23日11时,北风井底及井口密闭墙施工完成。24日检查密闭内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20000-30000ppm,乙炔浓度10%。
四、事故原因:
1.老火区内综合气体爆炸,摧毁2#层密闭墙及煤体围岩。
2.2#层老顶塌落,摧毁2#层密闭墙及煤体围岩。
3.矿井对火区管理认识不到位,监测监控及预测预报不到位。
4.矿井原采掘部署不合理,回采工艺落后,采空区内丢煤多。5.北风井井筒塌落严重,导致北风井长期处于高负压运行。
五、防范措施:
1.所有穿越煤层的回风井应对裸露的煤巷全部实施挂网喷浆,厚度不小于10cm。
2.所有回风井经过的采空区煤层,每个煤层的密闭下风侧10米范围内都必须安设CO传感器,且按照规定定期调校,确保完好可靠。
3.各矿进行一次矿井阻力测定,对高阻力的巷道和高负压的主扇实施降阻工程,避免因主扇的高负压运行给采空区带来自燃发火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