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矿以能源保供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先进产能矿井优势,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以踔厉奋发之姿展现国企使命担当。
稳量提质 抓好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疫情影响与国内经济复苏对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煤炭保供成为摆在能源企业面前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此,该矿按照国家、省委及集团公司关于煤炭保供的部署要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增产增效,保障煤炭充足供应。
结合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统筹井下业务部室,制定月度原煤产量任务计划,并将任务具体到综采队组每日需完成的刀数,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在保障稳定出煤的基础上,紧盯设备升级与生产工程衔接,从瓦斯治理、地质预测预报、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强组织生产能力,为创优掘进提效提供有利条件。
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加强中长协合同履约兑现,与长协用户建立煤炭供需联动机制,科学调整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合理调配品种产值,拓宽市场渠道,多元化增产增值,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
聚焦“双碳” 抓好清洁生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迎着党的二十大东风,该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
为了实现从井下开采运输到井上储煤场煤尘的全过程监控,开启了“技防”+“人防”的双重监测模式,围绕矿井工业区防尘、抑尘要求,在采煤机截割滚筒、支架、皮带等位置安装了自动喷雾装置;对储煤场实行全封闭管理,利用烟气、水、无组织粉尘等在线监控系统,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通过环保用电监测模块以及储煤场雾炮降尘喷淋等技术降低粉尘污染,同时,现场人员不定时巡查、循环清扫洒水,真正让煤尘不再“飞扬”,不断改善现场作业环境。
为守好绿水青山,不断加快环保工程建设步伐。通过升级改造东风井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增强了水质的可生化性,还进一步提高了硝氮去除率。创新采用二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实现了废水净化达地表水III类标准排放的要求。对井下高杂质污水就地净化技术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净化效果,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迈上新水平。
作为山西省能源革命建设的10座智能煤矿建设试点之一,该矿全力打造具有寺河特色的“3125”智能化矿山建设总体框架,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智能化矿山建设目标,全力实现采掘少人化、运行无人化、矿井智能化。按照智能化升级、无人化改造、集控化操作要求,目前已完成了四个综采面、九个掘进面的智能化验收,智能化综采、掘进工作面的工况在线监测、后配套集控系统、机组视距遥控等技术的成熟应用,有效减少了工作面作业职工。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与人员定位、应急广播、视频监控等系统的融合联动,全面提高现场安全系数。参照“滴滴”打车及“快递式物流”等运行模式,建成投用矿用车辆运输管理系统,由井下安装的融合基站,配套一体化调度通讯系统,实现了实时定位跟踪、定时定点车辆查询、区域车辆分布统计等功能,有效提升车辆运行效率。 刘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