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煤炭市场下行的形势,今年以来,我矿以习惯过紧日子为“弦”,念好全面预算管理“经”,突出成本、材料、现场、创效等管控,立足企业实际,将节支降耗、深挖内潜落到现场一线,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将节能降耗进行到底。
强化过程监管,在领用环节“减”
为积极应对煤炭市场下行的形势,我矿制定下发《2024年降本增效实施意见》,坚持实施“向十个方面要效益,从七个方面降成本”重要举措,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从9个方面增效和36个小项目降本,分解落实保障措施,力争年内降本增效目标9039.9万元。
以挂图作战强化降本增效措施落地,各单位围绕降本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月度考核指标,从严执行目标成本控制、消耗定额成本控制、预算控制等办法,完善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报送、审批、消耗使用制度,对下达的目标任务实行条块分解、纵模比对,落实到区队、科室、班组和现场,打造预算跟踪、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实现从精细管理到精益管理的转变。同时,深化开展废料库“淘宝”活动,对地面零星工程“分项目、分阶段”自主施工。
物资分部从提高物资使用率着手,不断完善材料和工具使用发放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压缩多开多领数量,对不合理领取材料、工具的职工及所在单位进行严格考核,从而起到警示浪费和提高职工节约意识的作用。企业管理科安排专人深入井下现场了解生产情况,并对材料物资的使用进行跟踪,对责任班组及责任人按照材料、配件的原价进行考核,杜绝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丢失浪费和超范围领用材料等现象。
强化主体节支,在使用环节“省”
“今天我可是捡到了一个大宝贝,这个型号的油缸用到我们南翼二部机头翻板上刚好合适,不用报计划,不用材料费,还省去了配货时间,今天装车入井,明天就可以更换使用了。”这是运输工区党支部书记王开果参加矿组织的“淘宝”行动中的意外收获。
为增强战胜市场下行、价格下滑的信心,我矿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大家明算“成本账”,细算“经济账”,深入开展“节约区队、节约班组、节约岗位”创建活动,引导职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把节约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生产科、机电部紧紧抓住影响矿井安全管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牛鼻子”,持续优化采区设计、优化生产、优化巷道支护等方案。根据地质资料分析,组织技术人员对5302工作面外切面进行优化,预计增加可采资源4万吨。
运输工区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正向聚合作用,面向全矿、上下联动、多点发力,对更换下来的托辊架会同机电维修厂修复加固后继续使用,大力营造“修旧利废”活动的浓厚氛围,修复后的配件运行时间甚至超过了新品的使用寿命。机修班人员还经常“光顾”废料库,找到可利用的废旧物料制作各类加工件,大大节约了材料费用的支出。
强化现场管理,在回收环节“净”
立足打造“节约型班组”队伍,我矿引导各级人员树立“人人都是材料员”的思想意识,将材料节约管控在最后一道防线内。综放采煤工艺,回收支护材料、剪网放顶煤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综采二区要求验收员详细记录两端头回收的托盘和螺母数量,并折合为工作量计分,对节省材料、回收复用等表现突出的班组给予一定奖励,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切顶线内可反复使用的支护材料回收率达99.5%。
在井下,铁丝作为易耗品应用较为普遍,然而,在综采二区3309综放工作面的巷道内,铁丝不见了“踪影”。“以前,放置小型电器,我们都是使用铁丝将铁板直接固定,如今,有了专门的‘小型电器固定架’,小型电器存放、使用更加规范。”综采二区机电区长赵昌龙说。综采二区从减少铁丝投入入手,通过替换、取代等方式,让铁丝在井下一线逐步消失。“现如今,在井下想找到一颗废螺丝都难!”综采二区职工杜伟感叹道。
节约用电是节支的重要考核项目,我矿制定了加强用电考核的实施意见,一方面,明确采掘工作面节电目标和分解任务,另一方面,每天安排机电人员现场盯靠,全面监督节电措施落实。同时要求维修人员加强设备保养、维护,明确操作流程,消除和避免因误操作、不规范操作、野蛮操作和违章操作等造成设备损坏,进一步减少事故率和空转时间,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
同时,我矿定期对井上下和仓储物料开展全面盘点,做好相互调剂和流转,杜绝重复采购和长时间存放不用现象发生,始终做到物料存储和使用“一盘棋”掌控,不断提高了对材料再回收、再利用,让材料消耗看得见、摸得着,在施工中形成了“一次做好,一次做对,一次成巷”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