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城电厂通过技术改造解决了氨逃逸数据超标的难题,降低了氨水用量,确保了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 。
电厂两台锅炉均采用SCR脱硝装置,进入冬季后,该装置运行中出现氨逃逸数据超标的情况,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增加了运行人员调整难度。电厂副厂长李文彬组织锅炉运行、检修、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从SCR脱硝装置原理、CEMS系统数据采集原理入手,通过比对氨水投入量、烟气流速、烟气温度、烟气湿度等数据,对氨逃逸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在冬季低温天气下,烟气温度和氨水温度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不能与氨水充分反应,未反应的氨水进入锅炉烟道后,在CEMS系统数据采集取样管结晶,造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环保数据突升,运行人员只能加大氨水投入降低氮氧化物数据,氨逃逸增加进一步造成取样管结晶加剧。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勘察,集思广益,制定了对SCR脱硝装置稀释水箱补水水源进行改造,提高稀释水温度的方案。检修人员将#1机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回水接至稀释水箱补水管道,利用回水管道放水门作为接口,顺利完成了改造。
改造后,稀释水箱补水水源由除盐水改为凝结水,补水温度由20℃提高至65℃,有效避免了取样管结晶情况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氨水用量,彻底根除了氨逃逸超标这一难题。经过两周的试运行,电厂两台锅炉的氨逃逸数据均稳定在0.5mg/m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