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自投用掘锚一体机掘进以来,开拓工区2305轨道顺槽掘进效率同比提高30%,创出了煤巷单日进尺最好的纪录……
今年以来,我矿以正规循环生产为总抓手,以“掘进提质提效”为主线,深入开展掘进“日竞赛、周提升、月对标”竞赛活动,区队、班组间“比进尺、比质量、比工效、比安全”,通过实施“劳动组织优化、装备升级改造、激励政策完善、跟班写实问效”四项提升工程,着力破解制约掘进提效的“卡脖子”难题,强力打开安全高效掘进的“助推器”。
强化基础管理 优化劳动组织
“我们工区按照岗位特点、工作区域,划分为迎头掘进班和后勤辅助班,迎头掘进班负责掘进支护,完成全部锚杆、锚索的施工流程;后勤辅助班负责水沟施工、单轨吊梁安装、机尾挪移、风水管路吊挂等,同时保证一次施工、一次成巷、一次达标,让劳动组织和掘进工效达到最优。”掘一工区区长吴士全介绍。
“生产技术人员要超前谋划生产系统、科学优化生产布局,充分认识抓好掘进就是稳生产、保生存、促提升的工作导向,在生产中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创效、技能人才培养、生产工序衔接、生产条件创造’等工作,坚持靶向聚力、重点突破,用心、用脑、用力解决现场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掘进计划超前完成,保证采场接续正常,‘三量’合理。”总工程师左常清在生产技术例会上说。
为提升掘进效率,坚持在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中突围,我矿成立了掘进管理领导专班,明确专班人员和工作职责,每月召开快掘推进会,并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及时增加班组业务骨干,合理调整施工队伍和特殊工种人员,使掘进班组成员平均年龄保持在合理状态。同时,每班调配出勤人员分两组平行作业,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实现了一班卸压、三班连续掘进的生产局面。
选用重型装备 激活快掘“引擎”
“稳定均衡生产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今年以来,我矿围绕“掘进保接续”目标任务,坚持“掘进先行、以采定掘、以掘促采”的工作定位,不断加强掘进队伍、掘进装备、掘进技术管理,强化多专业协同作战。一方面,结合掘进地质条件,超前统筹抓好现场施工,坚持在管理、装备、素质、系统上打好“组合拳”;另一方面,着力在生产组织方式、方法上下“硬功夫”,做到“一次施工、一次成巷、一次验收”,为高效采煤、高效运输等各项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为充分发挥装备助推生产提效的优势,我矿在2305工作面轨道顺槽投用掘锚一体机,并与永磁带式输送机等先进设备配套使用,以激光束控制巷道成型,着力打造“快掘、快联、快支、快运”的作业线。“跟以往传统的掘进方式相比,现在我们使用的掘进配套设备更可靠、更稳定;巷道断面截割一次成巷,从掘进到支护一气呵成,能‘屈’能‘伸’,平均每20分钟就能掘进1米,掘进效率提高了20%。”开拓工区区长苑贤峰高兴地说。
为靶向解决影响连续性掘进的各类因素,我矿组建了由生产矿长牵头,各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掘进跟班写实队伍,负责快速掘进的技术指导、工作协调及日常考核。通过及时在一线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消除制约因素,促进生产作业环节相互联动、协调管理。施工人员组织进行单轨吊梁延接、水槽铺设、机尾挪移、风水管路安装等工作,整体效率提升10%,人均工效由0.189m/工提高至0.326m/工,真正实现了高效快掘。
优化奖罚机制 调动工作热情
“大家要努力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工序转换频繁、运输战线长等难题,突出抓好生产正规循环考核,加强系统优化、设计优化、措施优化等工作,强化各级生产条件创造,凝心聚力提单进、全力以赴保接续。”党委书记、矿长毛庆福在12月份生产计划会强调。据悉,我矿1至11月份,掘进进尺5096米,完成年度计划率的103.4%,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区队累计奖励几十万元,评选表彰“操作能手、青年先锋、创效达人”60余名。
“装备升级换代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我矿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今年以来,按照“战训结合、实操锻炼、以考促学”方式方法,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尤其是对关键岗位、关键工种的职工进行定向培养,并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各级技能人才评选工作,为优秀高技能人才搭建成长平台,着力打造一支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且业务精湛、思想作风素质过硬的一线施工队伍,以人才之智、科技之效、管理之基,切实提高矿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据统计,目前我矿现有各级技能人才400余名,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了施工队伍主力军的保障作用。
同时,为强化生产管理制度保障,我矿制定下发了《正规循环作业管理体系》《一次成巷标准化提升实施考核方案》等制度文件,以月度单进计划为基础,将“安全、进尺、工程质量”等全部纳入区队奖惩范围,搭配班组竞赛奖励机制和市场化分配模式,实现职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难点、卡点、堵点专项课题攻关小组,定期召开掘进提效专题会,以“把脉会诊”的方式,逐项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制定优化方案,助推掘进提效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