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峪口矿开创极复杂煤层智慧矿山建设新纪元

马红涛 樊海宏马红涛 樊海宏
2023-12-06 09:19
阅读(0)
分享

在23306(下)采面列车组集控室内,智能化采煤队职工杨占林轻点集控室中的启动按钮,采煤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都“有序启动”,伴随着工作面采煤机滚筒哗哗转动,工作面正式进入智能采煤状态……下峪口矿23306(下)采面为极复杂煤层,属于3#下煤、顶板破碎严重、地质构造复杂、回采工况差。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于8月中旬完成安装,是该矿第二套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配备有电液控制

在23306(下)采面列车组集控室内,智能化采煤队职工杨占林轻点集控室中的启动按钮,采煤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都“有序启动”,伴随着工作采煤机滚筒哗哗转动,工作面正式进入智能采煤状态……

下峪口矿开创极复杂煤层智慧矿山建设新纪元

下峪口矿23306(下)采面为极复杂煤层,属于3#下煤、顶板破碎严重、地质构造复杂、回采工况差。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于8月中旬完成安装,是该矿第二套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配备有电液控制、智能采煤机刮板机变频调速、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采用远程供电智能供液、皮带自移、煤流监测等装备,实现所有设备顺序启停,工作面记忆截割、跟机作业,以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为辅”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彻底实现工作面少人化运行,生产单班岗位人员更是降低37.5%,圆班生产进尺突破12刀煤,在“一井一面”新格局下,仍然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为了加快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该矿2022年成立智能化办公室,在公司及矿领导的部署下,智能化办公室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煤矿智能化系统建设工作中心,坚持“提升各系统智能化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工作理念,以“将矿井建设全国一流智能煤矿”为己任,全年建成并正常运行智能化14个子系统,智能水平大幅提高,于2月份通过陕煤股份的智能化矿井验收,达到Ⅲ类中级智能化矿井建设水平。今年,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所有系统实现常态化稳定运行智能化子系统应用优势明显,减人增效成果显著。11月16日,陕西煤业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检查中达到优秀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各系统的常态化运行,不仅实现了少人则安的智能化建设初衷,更在智能化提质增效上大放异彩。智能供电、智能供排水、主煤流运输等系统自建设以来,大幅减少作业人员数量、降低劳动强度,12个固定岗位实现常态化无人值守,减少人员70余人,一年节约成本约800万元。

智能掘进系统的应用,快速提升了单进水平、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岩巷月进尺突破254米,半煤岩巷月进尺达456米以上,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减少至12人。主运输系统智能化建设,实现了一键顺煤流、逆煤流启停,节能运行里程比标准运行里程同比减少了30%。

辅助运输系统的投入,车辆运行时间由原有的30分钟缩短至23分钟,全面提升辅助运输车辆运行效率安全水平。智能打钻系统,打钻效率提升30%以上,每班减少6人次出勤,底板岩巷实施定向长钻孔加孔中物探,提升巷道掘进效率,比原有方法每月增加掘进作业天数3-4天。建立智能管控云平台,做到综合决策智能化,打造了“可视、可控、可算”的智慧云大脑,将所有的智能化建设子系统全部接入该平台,实现了“系统智能化”到“智能系统化”的技术跨越。智能化防突管控平台实现两级“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全过程管理,使整个防突流程实现透明化信息化智能化。具备钻孔智能设计、抽采自动计量,抽采动态达标评判等功能,利用手持终端实现防突报表在线审批等功能。

智能化选煤厂的建设,实现了故障人工判断向实时诊断转变、参数经验调整向智能分析转变、设备被动维护向预警预判转变、调度信息通报向实时共享转变、生产人员定岗向流动巡岗转变、备件定量采购向按需预定等六大转变和转岗“累、脏、危”人员24人,劳动强度下降10%以上,精煤产率提升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8%,事故停机减少15%,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5000万元六大效益提升,11月15日,通过专家组验收达到国家高级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水平。

“在智能化建设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会不断挖掘智能新潜力,应用更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力争以高水平智能化促进高效率生产,真正实现智能化减人、保安、提质、增效,为加快公司及矿井高质量发展步伐作出应有贡献。”该矿智能化办公室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矿山安全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saqw.com/news/12994.html

打赏 0

发表评论

广告

广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