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份,柴里煤矿商品煤单位成本完成842.75元/吨,比考核目标减少27.25元,同比降低39.02%,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柴里煤矿瞄准全年目标任务,着力构建顶层设计、专班推动、部门协同、基层跟进、全员参与的“五层级”纵向管理, 以及六个管理专班之间、部门(中心)之间、16个方面高效督察之间高效协同的“五纵三横双六零”管理运行体系。
该矿先后制定了《2023年成本管理意见》《2023年债权管理办法》等30余个文件,健全完善运营管理、对标、考核各项流程环节,确定了原煤产量、精煤产量、掘进进尺、资源回收率等11项生产指标和61项成本指标,强抓矿、专业、区队、班组“四级”目标责任体系建设,科学定目标、逐级压责任,有效调动了全员增收创效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深化“双六零”管理,成立“零废品”“零废弃”“零闲机”“零闲人”“零事故”“零失误”六个管理专班,形成分项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围绕重点工作,从协调部门、需求单位、协同单位三方面从严管理,强化经营管理等16个方面督察,细化分解2023年内部协同事项清单,严格执行协同管理流程,实现了协同创效最大化。
“作为协同需求方,我们已协同工作面安撤、电力交易、技改工程等事项23项,协同金额达1526万元,创效51.09万元。”该矿副矿长吴鸿飞说。
近日,笔者走进该矿机电设备制修厂修复基地,职工们正有条不紊地修复井下回收的旧电液控阀组。“每套阀组的采购价是9万余元,而修复成本只需2.7万元,年可修复300余套,降本效果非常显著。”该厂党支部书记刘进水说。
据介绍,该矿在持续深化产出“零废品”、物资“零废弃”、现场“零浪费”、单位“零闲人”、设备“零闲机”、资产“零闲物”等显性成本管理的基础上,着力向安全“零事故”、决策“零失误”、管理“零漏洞”、技术“零误差”、机械“零故障”、质量“零缺陷”等隐性成本延伸,构建了显性、隐性“双六零”降本增效管理新模式。
他们按照“显性成本压实责任、隐性成本管控到位”原则,将工作重心由管理和控制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本,延伸到看不见的隐性成本管理上来,通过排查隐性成本隐患源,建立隐性成本管控清单,明确管控目标、措施和责任人,深入挖掘“双六零”管理降本潜能。
“通过构建‘五纵三横双六零’管理运行体系,用‘显性’和‘隐性’双成本管理方法打造了降本增效‘双通道’。今年以来,全矿已经累计完成修旧利废1450万元、调剂利用536万元。”柴里煤矿矿长杨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