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社公司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以服务企业安全生产为导向,通过建机制、练内功、借外力、搭平台等方式,不断培育创新人才、挖掘创新潜力、促进成果转化,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创新强企、人才兴企”理念,从“资金保障、制度规范、考核推动、培训提升”入手,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育机制,打造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科技创新团队,同时,配齐采、掘、机、运、通等10个专业技术力量。制定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设立科技创新领导组,明确年度科技创新工作重点、技术项目要求,推进技术管理各个环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把对企业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贡献显著的科技创新项目录入档案,作为考核、评优、晋级和技术职称评定依据之一。设立奖励基金,加大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广大职工创新积极性,形成干部职工齐抓共管科技创新网络体系,加快培育孵化科技创新人才,有效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坚持“技术服务生产”目标导向,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热点、难点、关键点,全面开展项目攻关和成果推广转化,形成有效转化机制,积极探索生产工艺创新方法,切实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最大限度发挥创新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主研发示范巷道锚杆支护成套技术,按照支护设计“三高一低”原则,通过优化支护形式、支护材料、支护强度、施工机具、检测机具以及矿压监测仪器等方法,破解动压巷道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顶板破碎、金属网破损、巷道断面收缩、锚杆托板变形、钢带断裂等难题,动压巷道返修率及综合成本明显下降,有效提高巷道整体支护强度、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自主研发快速更换2000米主斜井皮带工艺,通过地面完成硫化接头,相比旧工艺减少矿井停产时间108小时,减少费用支出60万元,有效解决传统工艺更换胶带作业人数多、工程投资大、矿井停产时间长等问题,为采用斜井皮带运输的矿井提供了有益借鉴。
发掘科技创新潜能
公司紧跟新形势、紧抓新机遇、紧盯新任务,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全面打造内外联动创新模式,按照“技术创新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思路,依托“五小”创新“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活动,聚焦生产一线,在实践过程中,挖掘科技创新、小改小革智慧点,不断增强小改小革针对性、实用性,激发广大职工改革创新活力。同时,公司还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大力推动技能水平提升,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为企业发展建造智慧宝库。在挖掘内部潜能基础上,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外部企业合作,通过深层次、多领域强强联手,不断开展重点项目科学技术研究试验,加大瓦斯治理、顶板支护、智能掘进等技术难题攻关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吕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