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安全管控力度,义桥煤矿狠抓薄弱人物排查、生产预测预防、隐患问题复查,聚焦排查摸底、预警预防、闭合整改三个环节,实现“环环相扣”,从源头上切断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火墙”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和生产现场安全,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实现全年安全目标奠定基础。
聚焦班前岗前环节 强化摸底排查
“低压79,高压119,血压正常,下井注意安全!”在运输工区召开班前会前,正在对下井的职工进行血压测量,这是该工区排查安全薄弱人物的一项内容。该工区强化摸底工作,坚持每班严格按照薄弱人物类型进行排查,杜绝精神状态不好的人员下井,对于身心状况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及时向上汇报,采取调整岗位、安排休息等措施,保证超前控制。
针对设备多、战线长、系统复杂等实际,运输工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严格岗前排查、日常检修维护和监测监控制度,落实机电设备“点检制、包机制”,严格执行岗位工24小时专人巡检制度,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实行“设备维修终身负责制”,定期对设备设施安全性能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零故障安全高效运行。“只有精准掌握每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制定保养措施,确保设备完好率,才能保障矿井安全高效运煤。”皮带岗位巡查工高福广说。
聚焦交接生产环节 抓好预警预防
以“六抓36项”安全措施为抓手,各基层区队把交接班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来抓,坚持落实“四位一体”检查验收,安全“手指口述”制度;强化“单岗人员”作业管理,创新交接班内容,减少交接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在交接班过程中,交接双方要说明上一班次安全运行情况、现场存在问题,双方还要共同验证岗位负责区域范围标准化情况、共同排查车辆、皮带、设备设施有无隐患。对存在问题做好记录,并对交接情况汇报工区。
加大“安全预警”工作管控力度,每天由班组长按照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对职工进行“安全预警”,并把每项工作环节进行描述,让职工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对照上级检查和自查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做到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并签字,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对每条隐患实行班组负责制,要求班组长不仅做到安排,还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确保有落实、有效果。结合井下工作中常见问题,重点围绕作业过程是否安全可控、设备设施是否排查、零星工程是否符合措施要求、安全隐患是否立即整改等内容,制定问题整改清单、验收清单,将每项工作落实到责任人。
加强现场动态监督管理,督促跟班副区长强化责任落实,按照“抓现场、现场抓”“反复抓、抓反复”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监督责任,盯紧盯牢现场,消灭作业现场安全盲区,对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位、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究问责,切实做到生产指挥在现场、措施落实在现场、解决问题在现场,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
文 | 李立新(运输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