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王家山矿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差等因素,科学研判,精准施策,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年初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制定生产任务考核办法。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分管矿领导为副组长,各专业副总、部室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原煤生产指标层层细化分解,明确各部室责任分工,对各基层生产厂队生产指标做了具体安排,并编制采煤、掘进、开拓生产成本指标,确保年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从严从实落实到位,保证生产按计划执行。每月组织召开生产对接会议,加强调度指挥,研究解决生产卡阻问题,确保生产信息畅通,进一步增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为完成全年原煤生产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紧盯现场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持续强化内部管理,狠抓作风建设,充分激发服务热情,坚决做到服务基层、服务生产,通过超前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生产指标安全顺利完成。每周组织召开风险辨识会议,对未完成的生产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深入辨识评估,做到现场工作任务清、风险辨识清、安全措施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预防、超前管理、警钟长鸣,以强有力的安全举措夯实矿井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以往“以罚代管”检查整改手段转变为技术交底、现场风险预判和技术指导,大大提高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服务一线水平。同时,深入一线加强与各基层厂、队的沟通与交流,从思想、技术方案、措施等各方面形成高度一致,齐心协力抓施工质量,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严格执行部室长跟班制度,狠抓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开展“安全大检查”“ 互检互查”等活动,对矿井地面、井下各区域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地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隐患排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为完成全年原煤生产任务保驾护航。
优化生产布局,保障采掘接续正常。根据矿井地质赋存条件变化,不断优化顶煤弱化爆破方案、通过爆破弱化与注水弱化相结合的方式,使顶煤及三角煤得到充分弱化,及时对矿井生产布局及采掘接续进行调整、优化,以两个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为主,以一个轻放工作面为辅进行配采。尤其是东一203轻放工作面胜利回采回撤,破解了东一采区下延困难瓶颈,释放了矿井东采区资源,有效盘活全矿整体采掘布局,为下一步产能提升创造了条件。综放工作面通过落实精采细采,减缓工作面推帮进度,提高回采率,使全矿综放工作面回采产量稳步提升。通过将回采巷布置在顶、底板岩石中施工岩巷,做到了巷道一次成型,一次支护到位,减少了巷道返修量,保证了全年掘进任务顺利完成,同时有效缓解了矿井生产接续,杜绝了采掘接续失调问题。诸多举措保障了全年原煤生产指标达到年初预定目标,为完成全年原煤生产任务蓄能加力。
突出灾害治理,彻底根除风险隐患。不断在重大灾害治理上进行探索,推陈出新,优化巷道设计,将回采巷道布置在煤层顶、底板中,解决正前掘进、后巷维护等支护问题,也降低了冲击地压防治工程量解决了部分冲击地压问题。同时针对各掘进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性质不稳定,顶板管理难度大等实际问题,积极作为,及时改进调整掘进工艺,在岩性坚硬的工作面采取了台阶法进行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尤其是上台阶开挖支护后,不仅提高了下台阶施工时的安全性,也减少了顶板管理难度,保障了掘进巷道的掘进速度和质量,减少返修率,确保了采掘接续的按计划推进,为完成全年原煤生产任务夯实了根基。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王家山矿大力推进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基础,以技术保障、安全管控、文明生产等为重点,根据工作面现状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面设计进行规范与优化,提前制定灾害治理方案,确保各项制度、方案、作业计划在现场工作中能够落实落地;同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标准化,争取做到每一次作业、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的操作行为都能认真、标准、严格、准确,抓点带面,稳步推进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岗位职工创造了安全的工作环境,矿井全年安全生产基础稳固,为持续稳定生产、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