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我们工区的掘进工效由年初的0.18 米/工提高到 0.21 米/工,目前保持月进 550 米,虽然这代表了富水软岩地质条件下的最高掘进水平,但通过矿采取的‘包产到户’激励政策,我们有信心将掘进工效从0.21 米/工提高到0.25米/工……”榆树井煤矿掘进二区区长辛本义在“决战四季度”区长科长上讲台访谈栏目上信心坚定的说。
为切实抓好决胜攻坚四季度“收官战”,榆树井煤矿实施“包产到户”责任制形式,采取“矿班子包区域包工区、专业科室包挂区队、区长包挂班组”的方式,对包保区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全面负责,做到“包产到户、包干到人、路线定向、任务定量、设备定置、人员定责”,让各级管理人员种上“责任田”。并采取“日清日结”模式,对超额完成部分实行“阶梯式”价格递增激励措施,并与包挂人员的工资挂钩,提高了全员投入决胜攻坚四季度的积极性。
为使各级管理人员工作在一线、靠前指挥在一线、服务生产在一线,增强干部在一线的担当任事能力,该矿采取“一线工作法”,根据专业职责,细分管理范围,划分入井检查督导重点区域,提高入井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各级管理人员一律深入工区、现场一线找问题、作指导、定措施,真正的把“会议室”搬到现场一线,争取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服务基层在一线,杜绝了管理人员当“甩手掌柜”“二传手”,敷衍了事打“擦边球”。
“我们工区10月份未完成任务目标,作为区队负责人,多次在会上被点名批评,感觉压力很大。幸亏‘包挂组长’及时带领一帮技术人员给我们开了一次‘务虚会’,并通过现场跟班写实,从改善工序环节、优化劳动组织、成本管控等方面,帮我们找问题、列清单、寻思路、定措施,鼓舞了我们的干劲,现在我们的掘进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该矿某工区区长在采访中说。
他们还大力开展“四季度标准化攻坚行动”,聚力精品工程建设,明确5个专业34项的标准化、可量化创建标准,分专业、分区域推进“七条线”建设和照明、电缆间距、皮带、底板淤泥积水、“跑冒滴漏”五个专项整治活动,推进动态达标。构建“矿班子抓总、专业主抓、区队主干、安监主验”全方位创建体系,实行分管矿领导分片包保责任制,每周召开现场会,一周一评比,一月一奖惩,评出最优和最差标准化地点,引入市场化手段,将标准化工资单独列支,逼责任落实、标准提升,推动现场标准化提档升级,8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初验。
榆树井煤矿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和路径,构建起安全、提速、提质三要素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包产到户”的管理模式,提速提质提效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今年来该矿多个关键性节点取得历史性成效,前三季度超额完成年度利润的力争目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自主打造的3808S富水软岩智能化超长工作面,面长327米,单面储量333万吨,单班用工仅8人,具备了单面达产能力;建设的2201N辅运巷快掘作业线,软岩反底拱巷道日进尺20米,月单进552米。(柳启龙、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