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生产矿井必须对进入矸石山的煤矸石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化验,确定其自燃性;对于黄铁矿含量高和反应活性高的煤矸石,排放前可喷洒适量石灰乳液或者添加适量黄土和石灰混合物,防止黄铁矿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产热引起自燃。
火区探测:可采用人工勘察、红外成像扫描、磁(电)法、氡气检测法、钻探法等进行探查。根据探查数据分析火区分布范围、深度、温度等参数,进一步划定治理区域、制定针对性灭火处置方案。
大范围:当火区燃烧范围大、火点分布广、矸石山稳定性较差时,可采取对矸石山整体搬迁灭火处置方式。处置过程中应边剥挖边灭火,要求燃烧体温度降至常温后再装运。重新堆积时应间隔一定堆积厚度覆盖一层一定厚度的黄土(或其它惰性材料),搬迁完成后应对其表面用黄土或其它惰性材料进行覆盖封堵。
小范围:对火区范围较小、位置相对明确的火区可采用局部剥挖、蓄水渗灌、钻孔注浆方法进行处置。
在用水或浆液对剥挖的燃烧体灭火降温、蓄水渗灌、钻孔注浆时,应在处置现场周边设置安全警戒线,严禁人员进入,作业人员应采用远距离操作处置方式。灭火降温时,应控制浇注水(浆)流量,保持处置现场有较好的通风条件,防止发生水煤气爆炸。
地面矸石山处在大气环境中,始终有较好的供氧条件,自燃火区熄灭后还有复燃或再次氧化自燃的可能性。因此,在矸石山火区熄灭后应对矸石山表面进行有效的覆盖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