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生产链条中,特种设备是保障高效运转的“筋骨”,而叉车作为地面仓储区物料转运的核心设备,其安全状态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与生产秩序。近期,企业管理科以“零超期、零隐患”为目标,组织完成了CLGH型10.0t叉车的全面检验工作,用严管筑牢安全底线,以预防化解潜在风险,为矿井安全生产夯实设备基础。

严管立规:把好检验“全链条”关口
叉车作为法定特种设备,其定期检验是保障安全运行的法定要求。针对CLGH型10.0t叉车,这款承担着我矿支护材料等重型物料转运任务的关键设备,企业管理科构建了“事前排查、事中严检、事后闭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检验筹备阶段对照标准,重点核实设备使用登记证有效性、过往维保记录完整性及操作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情况。检查中,重点排查车架、货叉等结构件是否存在裂纹、变形,焊接点是否牢固等。
预防为先:构建风险“早防控”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其事后处置,不如事前防控。”这是企业管理科在长期设备管理中形成的共识。此次CLGH型10.0t叉车检验工作,始终贯穿“预防为主”理念,将风险管控前置到检验前、延伸至检验后。在检验前的自查阶段,对叉车转向灯不亮、声光报警装置灵敏度不足等潜在问题提前整改,从源头减少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数量。这种前置防控模式,既提高了检验效率,更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企业管理科严格落实“隐患整改闭环管理”要求,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核确认,确保问题彻底解决。目前,我矿在用特种设备全部实现检验“零超期”,设备隐患整改率达100%。
特种设备安全无小事,细节把控定成败。此次CLGH型10.0t叉车检验工作,是我矿践行“严管是底线,预防是关键”安全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企业管理科将持续深化特种设备精细化管理,推动监管模式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全方位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文/图丨周波 郭昌雨(企业管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