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520转载皮带空载运行时,变频器为何报‘过流’呢?”在常村煤矿皮带二队井下变电所内,徒弟苗强焦急地询问道。机电副队长倪俊飞神情沉稳,他抬手指向控制柜,说道:“空载运行时负荷较小,却显示电流偏大,问题应该出在‘感知’环节,重点检查电流互感器。”师傅精准的点拨,让原本在复杂系统面前不知从何处着手的苗强瞬间恍然大悟,他随即将排查重点锁定在了信号回路。

皮带二队承担着守护11部胶带运输机的重要职责,搭建起了“技术接力 + 安全传承”的双轨培养体系。党支部书记郑磊表示:“师带徒,关键在于师傅。”该队在师傅选拔方面严格遵循“三选三不选”标准:挑选具备8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技术精湛的骨干,不选择技能单一的人员;挑选近三年无“三违”记录的安全标兵,不选择责任意识薄弱的人员;挑选作风踏实的党员干部、班组长,不选择作风浮躁的人员。今年选定的5名师傅均为高级工以上水平的技术精英。
选定良师,更要明确责任。该队创新实施“双签字”责任制,师徒双方签订“技术传承协议”,明确传授内容与目标;党支部与师傅签订“安全监护责任书”,压实安全教育责任。协议明确了“四个一”培养目标:每周一次现场教学、每月一次案例分析、每半年一次评审小结、每年一次综合评估,确保师带徒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师带徒的成效清晰可见。曾经的徒弟苗强,在师傅指导下参与完成了“470东翼盘刹液压双回路改造项目”,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相关故障;队组“三违”现象显著减少,安全理念从墙上的标语变成了职工的行动自觉;更有多名青年职工通过培养走上班组长岗位,为班组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该队创新性地实施了“三个维度”培养法。在故障复盘维度,将“教训”转化为“教材”,着重构建“故障—复盘—改进—提升”的良性闭环。在胶带机冷却风扇阻值低故障的复盘现场,师傅倪俊飞带领徒弟们围绕“故障现象—信息流转—分析判断—故障处理”环节展开深入剖析:“尽管开关带载多路设备,但只要把握‘风扇最新投入’这一关键要素,就能迅速锁定故障位置。”这种“传授思路而非直接给出答案”的深度复盘方式,让职工树立起系统思维,达成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的能力提升。
在经验传承维度,化“绝活”为“标准”。“跑紧不跑松、跑高不跑低、跑后不跑前”,副队长宋健把皮带跑偏调整要领凝练为实用口诀,并将“听声辨故障”的多年心得倾囊相授;倪俊飞则将复杂的开关操作流程化繁为简,绘制成直观的《常用开关停送电操作流程图》。这些来自现场的“干货”,迅速成为新职工口袋里的“宝典”,让隐性经验显性化,加速了团队整体的成长。
在精准培养维度,从“普训”到“分层”。 该队实施了“琢玉工程”,将职工分为“基础、提升、骨干”三个层次,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基础型侧重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提升型聚焦故障诊断与排除,对骨干职工则重点培养创新能力,组织参加技术创新项目。让每位职工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不断成长,形成梯队式培养格局。
技术在交流中不断升华,匠心在传承中熠熠生辉。如今,在皮带二队的每一个工作现场,都能看到师徒携手攻关的身影。从简单的设备巡检到复杂的系统调试,从常规维护到应急抢险,老师傅倾囊相授,年轻人潜心学习,这种薪火相传的技艺与责任,正成为矿井安全生产最坚实的保障。
(文/图 朱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