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城煤矿探放水队“周二五”学习课堂上,队长万鹏晓走上讲台,以“瞬变电磁仪规范操作”为核心,结合多年井下工作实战经验,为全队员工带来一堂“理论+实操”双结合的技术课,旨在破解“先进设备不会用、关键操作有盲区”的难题,推动水害防治前沿技术落地,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技术防线。
“瞬变电磁仪是我们的‘透视眼’,准确操作是确保井下探水作业安全的生命线。”课堂开篇,万鹏晓首先强调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接着,他结合矿井地质条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设备的工作原理、参数设定要领和数据解读技巧,并通过展示典型水害探测案例,剖析了常见操作误区和应对措施。
在实操教学环节,万鹏晓现场演示了设备布置、线路连接、数据采集等全流程操作,重点讲解了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如何优化测线布置、排除干扰因素。“探头间距要根据现场条件灵活调整”“数据异常要立即复测验证”……他手持设备,一边操作,一边提醒关键注意事项。员工们围拢在设备周围,有人用手机拍操作步骤,有人拿笔记本记关键要点,并不时提问交流,现场学习氛围热烈。
“队长讲的都是我们平时作业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这次彻底弄懂了几个一直模糊的操作细节。”课后,探放水队员工王杰表示收获很大。员工王义则指着实操时拍的视频感慨:“队长带来的实战经验分享,比纯理论培训更接地气,针对性更强。”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延伸,水害防治工作面临新挑战。古城煤矿持续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先后引进多套先进探测设备。“光有好设备不够,得让员工把设备‘用活、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技术优势。”万鹏晓介绍,这次现场授课是为了提升队组员工对先进探测设备的掌握水平,确保先进装备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后续还将针对井下作业关键环节,开展“师带徒”“岗位比武”等活动,推动先进技术从“引进来”向“用得好”转化,全力打造“懂原理、会操作、能研判”的水害防治专业队伍,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侯佳琳 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