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哥,你拎着几个空水瓶慌慌张张干啥去?”“换水去啊,咱矿新推出的活动,井下带上来的空瓶子能直接换矿泉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中啊,我下次也在井下留意着,捡几个带过去换。”
近日,这样一段充满温度的对话,在我矿职工之间口口相传,成了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为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井下文明生产水平,由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业务牵头,联合安全监察队开展井下废旧水瓶回收置换活动。一场以“小水瓶”为纽带的双向互动,正悄然改变着井下面貌,也温暖着每一位职工的心。
井下作业,饮水保障至关重要,但随之产生的塑料瓶、金属罐(盒)若随意丢弃,十分影响环境整洁。我矿精准施策变“堵”为“疏”,将治理难点转化为暖心福利。职工只需将井下产生的塑料瓶、金属罐(盒)清空后送至安全监察队考勤室,即可按“三换一”标准置换瓶装饮用水。
这不仅仅是一场交换,更是一次“双向奔赴”。一边是矿山向职工的奔赴——以措施传递温度,用福利回馈行动,体现出对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一边是职工向矿井的奔赴——以自觉响应号召,用行动守护环境,展现出每一位井下工作者“矿井是我家”的责任与担当。
为确保这场“奔赴”行稳致远,活动配套了严谨的运行机制。置换时须身着工装,从源头杜绝非井下物品混入;安全监察队建立专项台账,做到日清日结、全程可溯;配套考核办法也明确奖惩,既对违规行为严格处罚,也对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为活动持续健康运转筑牢根基。
小小水瓶,两头皆暖。 它一头连着矿井的用心,另一头系着职工的放心;一头带走杂乱,另一头换来整洁。这场水瓶里的“双向奔赴”,奔赴的是更有序的井下环境、更文明的作业氛围,也是八矿高质量发展路上,企业与职工之间那份愈加坚实的默契与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