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矿强化“三类人”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持续提升“三类人”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近期,安全监察部创新推行安监员手写反思制度,以手写反思促履职尽责,让每一次反思都成为拧紧安全螺丝的“钥匙”,成为强化现场监督、堵塞漏洞的“催化剂”,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在一些较为隐蔽的设备没有认真检查,导致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发现……”这是在安监部办公室里一份字迹工整的安监员手写反思材料。安全监察部为加大对安监员的管理力度,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现场的安全生产,推行安监员手写反思材料制度,以“笔尖上的思考”倒逼安全责任落实。此次推行的手写反思材料制度,明确要求安监员针对所监管的区域结合工程质量监督、现场隐患排查、安全操作执行等情况,手写个人安全反思材料,内容需聚焦“安全三问”:一问当日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潜在风险,哪个环节检查时漏看了,为什么没有检查到?二问自身在履职上的不足与疏漏,深入剖析思想根源,为什么没想到?三问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安全工作打算,如何能做到?反思制度采取“自我剖析+部里审查”的方式,手写反思材料由安监部部长吴士全批阅,对反思不深刻、整改措施不具体的,将退回重写并约谈相关人员,确保制度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让反思不只是写在纸上,更要落在行动上。“老王,你反思材料里写‘对新职工安全操作提醒不到位’,内容不详细,没有说明怎样不到位。”吴士全拿着采煤安监员的反思材料,当场指出了问题。
安监员对自己工作的反思,是对安全细节的自责和对责任落实的叩问。“反思不是目的,整改才是关键。”针对手写反思材料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安监部打出“靶向整治”组合拳:针对“专业知识不精通”问题,组织“复盘+专业培训”专题会,结合在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班前会学习规程措施、机电常识、检修保养等专业知识;针对“隐患发现不及时”问题,建立隐患整改闭环台账,要求安监员每日在工作群汇报隐患整改情况,形成“发现→整改→复查→回头看”的完整链条;针对“现场监管不严格”问题,开展“我的一次失职”反思会,以讲述的方式让大家分享反思成果和改进的经验。自7月份启动以来,这项要求安监员“不代笔、不打印、只手写”的反思活动,累计撰写材料70余份,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16项。吴士全说:“安全监管不能只靠‘眼睛看’,更要靠‘心里想’、“现场管”,手写反思,就是要让安监员把责任‘写’进骨子里,让安全责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落地生根。”
手写反思制度推行以来,不仅提升了安监员的履职能力,更让安全责任从纸面落实到现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前觉得安监员就是‘挑刺的’,现在看他们连自己的‘错’都较真,我们干活更要注意了。”综二区职工周帅说。手写反思看似是形式的变化,实则是倒逼安监员增强责任意识的“良方”,当现场不足的自我反思成为习惯,当标准不高的责任担当融入日常,安全防线才能越筑越牢。下一步,我矿将继续深化这种“反思+整改”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安监员的素质和能力,把手写反思落实到现场,成为安监员的“警示镜”,让“笔尖上的自省”持续转化为“现场的安全实效”,让“时时放心不下”成为安全本能,让每一名安监员都成为井下现场的“安全哨兵”,守护好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平稳生产。
文/图丨李立新(安全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