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过来瞅瞅,这样支护,既能省材料又能保安全!”“环境条件变了,老经验得升级!”这是8月15日,掘进五队将班组学习课堂搬到了施工现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队以班组为抓手,将讨论深入到井下一线,促进区队建设。
队长潘小伟对此深有感触:“高效生产的核心在班组,活力在一线,只有让每个班组都动起来、每个岗位都优起来,才能筑牢矿井高效生产的坚实根基。”
这一理念在该队方国红班组得到了生动实践。在己15-21010风巷工作面的休息间隙,方国红班组围坐成一圈,矿灯聚成的光圈里,重点围绕高效生产对策及打释放孔问题深入交流。他结合自身经验,详细传授深孔钻机的操作技巧和打孔人员的岗位分配要点,强调“人岗适配、协同高效”的工作原则。
经过讨论,方国红决定采用“两人一组、依次轮换”的作业模式。只见作业面上,工友两人一组分工协作,一人操作深孔钻机精准定位,一人负责支护加固和设备保养,各组之间无缝衔接。原本需要四个小时的打孔任务,当天仅用三个小时就完成了两排共13个释放孔施工,其中一排7个、二排6个,钻孔深度和角度全部达标。
这一模式有效平衡了作业强度,提升了岗位衔接效率,显著加快了释放孔施工进度。在该模式的推动下,当班期间班组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进一步促进了班组团结协作力量,为工作面安全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干得累死累活效率还上不去,现在琢磨透了协作门道,活儿顺了心气儿也顺了!” 刚换班上来的工友抹着脸上的汗珠说。在掘进五队,这样的一线破解生产难题已成常态。这些诞生在铁锹旁、钻机边的智慧火花,正汇聚成推动矿井高效生产的强劲动力,在千米井下书写着一线班组的攻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