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酱焖大骨头,肉烂入味,分量十足,满分!”一名职工评委边品味边竖起大拇指。然而,当筷子转向下一道小炒猪肝,他微微锁眉,认真评价:“火候欠佳,味道偏淡,18分......”
在矿职工食堂餐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考”——月度菜品满意度测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没有试卷和笔,只有琳琅满目的菜肴和职工代表们专注品评的身影,他们的味蕾,就是最权威的“判官”。
为进一步提升食堂饭菜质量,切实提升职工幸福感与归属感,矿将抽象的食堂“满意”二字拆解为清晰可量化的标尺。聚焦“特色创意、口感质感、工艺火候、色泽形态、营养卫生”五个方面,每月邀请来自不同岗位的职工代表担任“美食评委”,对食堂菜品进行全方位测评打分。
活动现场,“考官”们神情专注,一丝不苟。他们仔细端详每道菜品的色泽与形态,认真咀嚼品味口感与火候,对照评分标准慎重落笔。
来自矿煤管科的职工评委在品尝完一道清炒土豆丝后,诚恳建议:“这土豆丝要是再脆爽些,口感就更完美了!”话音落下,他已在测评表的建议栏里写下了自己的建议。
“职工舌尖无小事!”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在活动现场郑重表态,“对于代表们提出的评分和宝贵建议,我们将第一时间收集梳理,原汁原味反馈给食堂责任单位,紧盯问题,立行立改。”测评绝非走过场,其结果将直接关联厨师及班组的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机制清晰。
这场舌尖上的“月考”序幕已然拉开,并成为一项长效机制。当一道道建议化作后厨案板上的改进、化作窗口递出的热腾可口饭菜,这里成了凝聚人心的港湾,必将成为矿井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