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峻德煤矿强化冲击地压防治 筑牢矿井安全生产防线

赵彦波赵彦波
2025-04-03 14:18
阅读(0)
分享

为防范冲击地压,强化矿井灾害治理,峻德煤矿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探索,打造“区域治理与局部解危结合、技术创新与经验总结并重”的特色防冲模式,构建起“责任明晰、技术先进、执行有力”的冲击地压综合防治体系,筑牢矿井安全生产防线。注重引领强根基,织密责任落实“组织网”。为提升全员防控能力,明确“矿级统筹、区队落实、班组执行”三级责任清单,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为防范冲击地压,强化矿井灾害治理峻德煤矿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探索,打造“区域治理与局部解危结合、技术创新与经验总结并重”的特色防冲模式,构建起“责任明晰、技术先进、执行有力”的冲击地压综合防治体系,筑牢矿井安全生产防线。

微信截图_20250403141935

注重引领强根基,织密责任落实“组织网”。为提升全员防控能力,明确“矿级统筹、区队落实、班组执行”三级责任清单,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技术骨干专项抓”的工作格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防冲副总为副组长,其他矿领导、采区区长、采区工程师、业务科室负责人、业务科室技术负责人为成员的防冲领导小组。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组建防冲大队,下设防冲钻机队与防冲监测队,严格按照培训教育、主动预防、预测预报、安全防护、措施解危、效果检验“六位一体”管控理念,从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管控,制定下发《峻德煤矿防治冲击地压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内容涵盖冲击地压防治岗位安全职责、防冲安全质量考核管理制度、防冲工程质量验收考核制度、冲击危险区域限员管理制度,为防冲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布局抓源头,绘就风险防控“路线图”。把科学设计作为精准防控的核心环节。严格落实“先研判、后设计、再施工”流程,从技术源头卡死风险关口,针对三水平北三四区23层一段北部回风道冲击地压,他们持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防控体系,优化开拓布局、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使巷道处在低应力区,减少人为造成的高应力集中区,有效降低了回采过程中冲击风险。

智能监测筑屏障,构建动态预警“智慧脑”。把监测预警作为防治冲击地压的“前沿哨兵”,依托智能化建设,监测网络,实现风险实时感知、精准预警。安装微震监测系统、应力在线监测仪、钻孔应力计等设备,在冲击危险区域每20米布置1组应力传感器,构建起覆盖全工作面的立体监测网络;对微震事件能量频次、应力在线数进行综合分析,设置“黄、红”2级预警,建立“监测异常——立即停产——精准处置”闭环流程,实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理”。

实践创新突破,打磨精细防治“组合拳”。逐步完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在三水平北23层一段施工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适合该工作安全掘进的治理方法,开创了“五卸压、三监测、二支护、一降速”这一“5321”防治工作法的先河,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本着改进、限员、弱煤、断顶、降速的防冲治理“十字”方针,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改造和优化,完善更适合本工作面的防冲体系;严格落实限员措施,掘进工作面生产期间严禁超过9人作业,超前卸压使待掘巷道处在底应力安全区,后部补充帮部及底煤卸压使已掘巷道处在低密度稳定区施工顶板治灾巷用于破坏第一关键层结构;在顶板治灾巷超前掘进区域施工顶板爆破钻孔,超前破断工作煤层上方顶板,避免因掘进导致的应力集中;坚持“以压定产”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工作面掘进进度,根据监测情况,适时调整推进速度,避免集中生产造成能量急剧释放,为科学治理灾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矿山安全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saqw.com/news/20212.html

打赏 0

发表评论

广告

广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