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了,工效反而上去了!”在综采一区,这一变化让不少职工感到惊讶。2025年,面对生产任务重、人员优化调整的双重压力,综采一区通过定额管理、动态考核和精准激励的“组合拳”,在减员12%的情况下,月度原煤产量同比提升0.11%,工效提高0.41%,交出了一份“减员不减产、提质又增效”的亮眼答卷。而这背后,离不开定额定员“向管理要效益”的硬核实践。
随着煤矿智能化转型推进,综采一区今年初生产班组人员从36人精简至28人。减员初期,部分职工对任务量增加存在畏难情绪,设备空转、工序衔接不畅等问题逐渐暴露,生产效率一度下滑。“人员虽然减少,但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了,关键在于怎么让每个人的动作更精准。”面对困局,采煤定额员连续下井作业,详细记录顺槽超前木垛接顶的各项工序以及单元支架挪移车的高效运作。结合地质条件、设备状态、人员技能等因素,将原有采煤定额细化为动态定额标准。例如,针对复杂条件段,提出“弹性工作量+超额完成阶梯奖励”,激发员工主动优化操作流程的积极性。“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快干好有区别!”职工们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效”,班组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减员不是目的,提质增效才是根本。下一步,我矿将继续向传统管理模式“动刀”的团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精细化管理智慧,书写老矿区提质增效新篇章。
文/图丨庞衍文(劳动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