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2014年重庆东胜煤矿“8·22”顶板事故

矿山安全网矿山安全网
2024-10-28 13:39
阅读(0)
分享

一、事故时间:2014年8月22日15时30分二、事故地点:东胜煤矿5680工作面三、事故伤亡情况:5人死亡事故四、事故经过2014年8月22日6时30分,采煤队队长吴某理主持召开班前会,跟班队长刘某均、班长魏某生强调安全工作并安排东翼5680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其中刘某均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龚某模、程某坤等8人负责打密集支柱;魏某生、杜某东等8人负责回柱。

一、事故时间:2014年8月22日15时30分

二、事故地点:东胜煤矿5680工作

三、事故伤亡情况:5人死亡事故

四、事故经过

2014年8月22日6时30分,采煤队队长吴某理主持召开班前会,跟班队长刘某均、班长魏某生强调安全工作并安排东翼5680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其中刘某均负责工程质量安全

龚某模、程某坤等8人负责打密集支柱;魏某生、杜某东等8人负责回柱。7时20分,事故当班全矿92人入井,其中,东翼5680采煤工作面17人到采煤工作面后,刘某均和魏某生全面检查了安全后才开始作业。10时左右,回柱至离机巷第7根支柱位置时,由于采空区发生仓矸压垮工作面3排支柱,安检员袁某平,队长陈某新先后到现场督促处理了1小时左右,袁某平就离开了现场,但仓矸仍没有处理完,矿级带班领导张某林也到了现场检查。13时左右,袁某平又返回检查仓矸已处理完毕。他们在采煤工作面机巷处吃完班中餐后,王某生、顶某洋、庞某财3人按照刘某均的安排陆续开始由下往上回柱工作。15时30分,在回柱点上方的采空区顶板冒落,大块矸石窜入采煤工作造成了事故。魏某生听见响声,立即呼喊则无人应答,迅速跑到采煤工作面机巷与安监科长李某伦核实,确认5人被困。李某伦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报告,公司立即向南川区三泉镇政府、南川区煤管报告,并立即对井下工作的87人迅速撤离安全出井。经历时13小时的抢险救援,于8月23日9时30分将5名遇难者遗体运出地面,抢险救援工作面结束。在抢险救援中没有发生次生事故。

五、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未按《东翼5680区回采工作作业规程》规定强制放顶,导致采空区顶板垮落的大块矸石下滑冲垮单体液压支柱窜入工作面采场控顶区域,将5名作业人员挤压致死。

2.对事故当班东翼5680区回采工作面在由机巷向上回柱放顶过程中出现仓矸打垮工作面3排单体支柱的异常情况,现场未停止作业和撤人,对工作面已出现的安全生产隐患未采措施理,现场组织消除隐患不力。

(二)间接原因

1.矿井采煤工作面开采布置、劳动力组织不合理,每班回采不能采全层巷、回柱也不能回全长、使工作面开采后当班的煤壁不直,行程错距,造成工作面在错距处应力分布不均,引起采空区直接顶板离层在错距处垮落不均衡。

2.未按回采作业规程规定对强制放顶后顶板垮落和压力变化进行观测和记录。

3.停采后恢复生产前未按作业规程要求对事故工作面单体支柱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和补液。

4.对职工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技术知识等教育培训不力,现场工人对采空区大块状矸石下滑窜矸的危害性判断,识别能力差。

六、防范措施

1.要切实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强制放顶措施,对大倾角、煤层顶板坚硬的采煤工作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止采空区窜矸安全技术措施

2.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每班采煤工作面必须煤壁平直、防止工作面煤壁行程错距、造成应力分布不均。

3.切实加强顶板压力的日常观测,及时掌握顶板来规律采取放顶、回柱措施

4.切实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加强矿井停产前,停产期间、恢复生产工作面的单体支柱的全面检查、测试和补液。

5.加强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综合素质、现场事故隐患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6.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去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实煤矿安全技术人员;珍乡要配备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监管工作针对性有效性

7.提高工作面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此为戒,不断反思吸取教训,不断警示自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矿山安全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saqw.com/news/18746.html

打赏 0

发表评论

广告

广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