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了解到,今年以来,该矿商品煤单位成本累计完成842.75元/吨,比考核目标减少27.25元/吨,降幅3.13%。这是该矿创新管理、经营提效的重要成果。
今年以来,柴里煤矿从目标管理、成立专班、高效督察等全方位入手,形成了顶层设计、专班推动、部门协同、基层跟进、全员参与的“五层级”纵向管理,六个管理专班之间、部门(中心)之间、16个方面高效督察之间互相协同的三条横向主线,构建了“五纵三横”的“双六零”管理运行体系。
制度上完善
今年初,柴里煤矿根据2023年业绩考评目标,结合2022年指标完成情况及采场接续情况,从顶层设计、专班推动、部门协同、基层跟进、全员参与“五层级”入手,预算确定了原煤产量、原煤质量、商品煤量、精煤产量、掘进进尺、资源回收率、精煤回收率等11项生产指标和材料费、电费、修理费等61项成本指标。
在该矿经济运行考核办公室,笔者看到经济运行中心分别与相关专业签订了安全质量、原煤生产、经营业绩、非煤产业、洗煤生产5份目标责任书和2份军令状。他们强抓矿、专业、区队、班组“四级”目标责任体系建设,科学定目标、逐级压责任,有效调动了各专业、机关科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矿逐级压实各层级主体责任,制定了《柴里煤矿2023年成本管理意见》等30余个文件,逐步健全完善运营管理、对标、考核在内的各项流程环节,夯实管理基础,推动目标落实。
“我们实施材料集中管理,推行材料费用定额动态管控机制,开辟成本浪费曝光栏,建立完整、系统、科学的成本管控体系。今年以来,全矿实现降本创效7173万元。”柴里煤矿运营管理中心主任李守民说。
管理上创效
柴里煤矿成立了“零废品”“零废弃”“零闲机”“零闲人”“零事故”“零失误”6个管理专班,着力构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双管齐下的成本管控体系。
各管理专班、部门、专业之间通过组织召开内部协同专项会议,进一步明确协同职责,细化分解2023年内部协同事项清单,从协调部门、需求单位、协同单位三方面从严管理,细化奖惩兑现规则,分类开展考核评价,严格执行协同管理流程,实现了协同创效最大化。
“零浪费”推进专班组织各专业、区队开展浪费识别活动,通过生产流程分析、查找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浪费环节,今年以来实施自主改善小项目38个、创效16.2万元。
技术管理“零误差”推进专班自主安装运输机等,减少安撤费用105万元;组织专业人员攻关318岩石综掘机维修,实现岩石综掘机维修“零”的突破,节约外委修理费用50余万元。
“今年以来,作为协同需求方协同工作面安撤、电力交易、技改工程等事项23项,协同金额1526万元,创效金额51.09万元。”柴里煤矿副矿长吴鸿飞说。
走进柴里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修复基地,只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旧电液控阀组进行一次拆解、外部卫生清理打磨、二次拆解、清洗池一次清洗等。不一会儿,1套完好的电液控阀组修复完成。
“电液控阀每套阀组含20个阀芯、10个先导阀,每套采购价9万元,修复成本2.7万元,平均每套可节约6.3万元。年均可修复电液控300余套,可实现创效1000多万元。”柴里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党支部书记刘进水说。
同时,该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决策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设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隐性成本管控上来。通过排查隐性成本隐患源、建立隐性成本管控清单,明确管控目标、措施和责任人,挖掘“双六零”管理降本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