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一台新的声光信号器要近2000元,如果我们自己维修,材料费还不到600元,一台就能节约成本1400元。从这儿修复好的综铃、开关、报警装置等小电设备,都在井下各区队派上了用场……”柴里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电修车间主任满孝华告诉笔者。
柴里煤矿牢固树立“大成本”理念,通过精准分析生产经营流程中成本变化,查找“浪费源”、消除“浪费点”、杜绝“浪费事”,对标目标成本,靶向发力整改,确保成本可控,让“隐形”浪费无遗漏、无死角。
他们创新实施“双六零”管理,构建了顶层设计、专班推动、部门引领、基层跟进、全员参与的“五层级”纵向管理和6个推进专班、10个职能部门、16个高效督察队“三维度”横向协同的管理运行体系,将“双六零”管理与机关科室、基层单位绩效考核挂钩,着力激发干部职工节支降本积极性,成本管控效果显著。
“修旧利废看似不起眼,可积累多了,就有了可观的效益。今年以来,我们小电组已累计修复小电设备1100余台,创效56万元。”该矿机电设备制修厂厂长崔雷说。
他们将大件变小件、长件变短件,灵活利用下脚料,不浪费一米管材,坚持“精打细算”,从源头上控制好每一件材料的使用,杜绝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职工下井时,始终坚持‘下井看着走、升井不空手’, 对卡兰、倒正丝、卡子、连扳、钻机马达、水葫芦、钻杆接骨、钻头等闲置的小物品和材料,及时回收,杜绝丢失浪费现象的发生,对于月度回收量大、数量多的职工,我们还会给予适当奖励。”该矿通防科防注工区区长肖银行说。
该矿各区队将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当作降本增效“主战场”,不断加强材料回收复用。每月初,他们会对各班组上个月材料回收复用情况进行系统检查、鉴定、验收、评估,并进行奖惩考核。三季度,共累计回收各类物资价值209万元,完成修旧利废价值620万元。
“我们突出算细账、精算账、算效益账,通过深化‘六精六提’管理,强化全员降本增效意识,延伸‘六零’管理内涵,构建显性、隐性‘双成本’管理通道,大大提升了矿井经济运行质量。”柴里煤矿矿长杨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