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市场的波动起伏,自8月以来,下峪口矿坚持把“过紧日子”思想贯穿安全生产经营全过程,从增产增销、全员控本、技术创新、智能升级等方面入手,将降本增效做到细处、落在实处,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算账、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以实际成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产销双“加”提效益
该矿找准“生产潜力以量补价、销售潜力以价补量”的平衡点,科学高效优化生产组织,及时研判、跟进市场趋势,持续推动产销双提升。
优化生产管理,该矿通过动态监管各掘进头面支护情况及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循环进尺,严格执行生产影响应急响应“123”制度,同时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评优罚差”,不断提高采面煤炭回收率,做到精采细采,增加日产量。1-10月原煤产量同比增加6.28%。
优化销售管理,该矿重点加强各类装车设备的维护保养、装运环节的劳动组织管理,节约装车时间,加快装车速度,不断提高专用线周转率,同时积极了解掌握市场需求及客户诉求,及时研判市场,精准把握价格上涨趋势。1-10月精煤销量同比增加19.04%。
全员参与“减”成本
矿井效益关系着每名职工,只有“聚沙成塔”,全员拧成一股绳才能实现降本。
今年以来,该矿加强形式任务教育,让每名职工都积极参与降本增效工作。积极组织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修旧利废、回收复用、自主加工等,1-10月回收2寸管、4寸管、铁道等共计774万元,自主加工锚索、焊接法兰盘、物料架等共计473万元。
该矿从细节入手,由财务部门牵头,每月对各部室成本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严格落实各项考核制度,由材管牵头成立巡查小组,每旬深入现场巡查巡检,1-10月制止材料浪费、乱丢乱放等现象共计60余万元。为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耗,机电动力部“抓大不放小”,常态化落实避峰填谷政策,通过控制在用电低峰期综掘面综掘机生产,系统运输皮带集中出货等方式,调整大型生产设备运行时间,节约电费50万元,同时对全矿上下长明灯现象进行巡查巡检,减少电力浪费约10余万元。
创新“乘”出新效益
技术创新、工艺优化是发展的源动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降本工作发挥乘数效应。该矿秉承以技术创新促发展的理念,在技术创新、工艺优化方面下足功夫。
“四化”建设方面,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机械造穴、松软低透煤层穿层钻扩一体化卸压增透的新技术,施行打钻、封孔、护孔等“隐蔽工程”的透明化管理,实现钻孔施工做到孔到位、护到位、严封孔、管畅通、增流量,1-10月累计瓦斯发电量突破1000万度,共计节约电费174万元。
工艺优化方面,增强钻孔设计精准度,将前进式冲孔改为后退式冲孔,使施工效率由平均每天1.5个提高到2个、成孔率提升5%,同时积极挖潜钻孔材料可节约空间,通过采用新型矿用封孔器,做到单孔节约费用185元;优化巷道支护设计及支护参数,增加锚索排距,使延米单价下降230元。
“除”冗优化提效率
该矿以智能化建设作为持续优化劳动组织的突破口,通过科学研判劳动定额、精准设置操作岗位,盘活人力资源,力争达到人岗匹配,提高生产效率。该矿选煤厂已经达到国家高级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水平,其中智能浮选系统实现“AI视觉灰分在线监测+模糊控制+AI自主学习”的工作模式,改变了岗位工依靠“眼观手摸”添加药剂的传统作业方式,职工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自智能选煤系统建成投运以来,精煤回收率提升1.5%以上,事故停机率减少15%,该厂一线生产工人累计转岗24人,达到了减人提效的目的。另外,该矿持续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径,通过在井下安装胶带输送机拐弯装置,减少岗位工4人,提高生产效率,每天可节约人工成本780元。
四季度以来,该矿不断创新思路,凝聚全员力量,优化各项指标和措施,1-10月累计吨煤成本完成计划目标,其中10月吨煤成本较计划下降1%,利润较计划增加8%,为决战四季度开了个好头。(财务部 孙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