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集团晋控电力公司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国有企业提质增效“32字要求”,从产业布局、经营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构建形成符合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转型升级
公司聚焦“建绿电、适改造、智慧化、延寿命”的发展定位,积极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煤电机组,加快建设大同、长治、新疆三个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基地。长治发电双机投产,推动晋能控股电力产业进入“百万时代”;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同热三期项目建设,处理好项目建设“快”和“稳”的关系;积极推进火电机组“三改联动”工作,力争“十四五”末期,机组调峰能力达到纯凝工况35%、供热工况40%,同华、塔山、河津供热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做好2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容量替换等工作,编制好机组延寿改造技术方案,确保机组符合国家能效标准,全方位推动电力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从发展思路、经营指标、运营机制、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对标找差,强弱项、补短板,提高盈利能力;积极争取中长期电量,统筹电力现货交易报价,确保综合电价水平高于全省平均值;加强燃料管理,提升长协煤兑现率,合理优化煤源结构,科学安排运输调配,推进各电厂配煤掺烧,切实降低燃煤成本;强化发电可靠性指标管理,提升机组等级检修质量,加强设备日常运行维护,控制机组平均非计划停运,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达到92.5%以上;持续推进资产证券化管理,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优质资产注入晋控电力,对低效无效资产进行实时剥离,应装尽装、能装快装、有进有出,实现上市公司资产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
坚持科技引领 激发创新活力
公司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5G应用,稳步推进长治发电公司、塔山发电公司,以及同华发电公司智慧电厂建设工作,对已有系统模型、数据进行优化完善,确保到2025年智能电厂占到1/3以上;将建设国企数智化管理平台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协同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化建设,形成“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权限上、权限建在平台上、平台建在数据上”的完整体系;设立科创研发分中心和11个科研工作站,聚焦电力前沿发展技术,抓好节能降耗、灵活性改造、深度调峰、固废治理、碳排放等新科学技术成果应用,2021年科技研发投资2705万元,同比增长34.7%;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科研投入产出实现“双”增长。
刘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