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煤炭市场受产能、保供及环保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大幅波动。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行情及地质条件的双面影响,运河煤矿从六个方面加压,通过多举措强化成本管控,积极应对经济下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增强危机意识,思想上求“紧”。运河煤矿生产经营目前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下游行业经济不景气,煤炭价格存在下行压力;现场条件复杂、安撤频繁、点多面广;设备设施服务年限较长、陈旧老化,维修费用不断增高;成本费用不断增加,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塌陷地治理、生产设施智能化升级等资金需求压力较大,这就要求全矿干部职工要清醒地认识当前形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提升预算执行力,支出上求“缩”。年初该矿根据目标任务开展了预算分解,纵向分解至区队、班组,横向分解至月份,并形成了“四级管控体系”,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力。按照“非必要不支出”的原则合理排定预算计划,坚决杜绝无预算支出及超预算支出,维护预算的刚性;对于因地质、政策变化而暂缓的资本性支出坚决进行调整,对于确需追加的项目结合实际将投资的必要性、效益性进行前置分析;强化资金计划执行考核,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效,避免资金的闲置及无效的支出。
强化材料费源头控制,计划上求“准”。结合现场实际,本着“节约就是效益”的原则,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分解编制每月材料使用计划,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费用的发生。费用归口部门对定额及非设计材料进行二次审核,确保符合生产需要,每月生产计划会对次月材料费计划进行通报下发,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对材料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时严控材料费追加调整,减少“急计划”频次,确保材料费计划的准确度,有效降低材料消耗。
全力推进修旧利废,考核上求“实”。根据矿下发的修旧利废管理办法,以车间(区队)、班组为单位,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清理、修复、再使用。每月制订修旧利废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实施效果进行验收。完善考核奖惩验收机制,让节约转变成职工的“真金白银”。不断加大物资清查力度,充分盘活存量资产,每月形成物资简报及再利用“物资超市”,实现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设计及现场管理求“精”。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进一步减少材料费用的投入,提高生产现场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因设计存在不足而造成的浪费,各责任单位严把质量关,牢固树立“一次成巷不返工、一次标准不重复、一次到位不浪费”的意识,严格落实《运河煤矿掘进工作面一次成巷标准化管控管理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日常、月度验收考核。
加快推进“四新技术”的应用,效率上求“提”。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矿井的安全智能化水平,坚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思路。大力推广掘锚一体机、锚杆钻车、单轨吊运输、永磁滚筒、集控装置等设备的应用,以装备升级提升掘进效率,降低延米材料,以装备升级促进人员优化,实现减员增效;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努力实现科技兴安、科技降本、科技创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小改小革”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为经营管理赋能、为矿井提效。
财务科: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