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红会一矿锚定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不松懈,突出重点,关口前移,狠抓现场管控,提升全员安全意识,铆足干劲,持续发力,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各项目标任务。
压实安全防范责任保安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坚持主要领导带头,宣传、培训部门联动,开展分层面、全覆盖宣传教育、专题培训,逐条逐项解读到位、学习到位、领会到位。依据“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生产责任运行机制,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责任落实从严、执行标准从严、监督检查从严、追究问责从严,传递安全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同时,以事故案例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好安全警示教育和宣传思想引导优势,针对省应急厅官网“矿山安全警示教育片”、近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及本矿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事故防范讨论活动,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严控重大安全风险保安全。把安全管理重心放在“事前预防”上,全面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严格执行分析、辨识、评估制度,坚持每天开展系统风险排查、每周综合分析研判,全方位加强风险防范。突出“一通三防”、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害治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顶板及矿压防范管理四个重点,严格落实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措施,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重点落实好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治理,为1702工作面掘进创造良好条件;实行物料分井口集约化运输,取消周末及夜班物料运输,有效管控提升运输风险;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工艺流程,狠抓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技术管理,严格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落实,严把材料质量关和工程质量关;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严格落实公司“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矿井“智能化子系统改进”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矿井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水平。
强化零星作业管控保安全。盯紧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每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针对查出的隐患问题,建立“两清单一台账”,按照 “五落实”要求,督办整改,及时“清零”。大力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定期统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流程标准存在的不足,结合新增岗位变化,进一步完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形成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管控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站位和“三区”管理,认真编制安全站位标准,科学划分安全“三区”,通过自主培训、班组讨论修改、技术人员指导、专业部室审核、现场试运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红会一矿“零星作业”可视化管理制度》,实现作业地点全程监控,坚决做到无监控不作业。
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保安全。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作为保证安全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安全管理要素,构建自主运行、持续改进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动态达标机制。加强基础管理,从基础资料规范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两方面入手,细化工作措施,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持续开展全员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把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作为生产施工作业的前提条件,每项工程、每项作业都必须先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做到无辨识评估不开工、无管控措施不作业。结合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对照《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规定,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不断提高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坚决杜绝重大事故隐患。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互检互评”,推进内部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推动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提档升级。
坚持从严监管保安全。狠抓现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严格作业环境安全确认、小班安全评估和职工行为管控。强化生产部室业务保安责任,急、难、险、重工程,部室长到现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实施。落实矿领导带班、部室长巡查跟班责任,每班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的监督检查,确保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开展“反三违、强管理、遏事故”专项行动,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作业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形成标准流程化作业习惯。进一步强化各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点等作业区域现场安全管理,认真排查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把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在先、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重点工程安全顺利推进。(何向红、肖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