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问题长期存在,传统被动防御事故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运用好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生产实现超前预防和现代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治本之策。”下峪口矿矿长张杰在重大隐患研判分析会上说。
下峪口矿自2017年7月始建双重预防信息管理体系以来,作为公司第一个推行双重预防安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经过6年的探索和运行,风险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双重预防机制愈加成熟,安全管理工作中“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全面提升,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零敲碎打事故大幅下降,安全生产态势良好,成为省市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标杆。
今年以来,该矿以全面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规范化应用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内容与标准,坚持正向激励与引导,全面推进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标准化进程,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源头治理、预防预控能力,夯实遏制事故的坚强基础。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新时代煤矿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化管理则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必然选择。该矿积极与中国矿大安全课题组合作,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化管理技术,先后对双重预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四次升级,期间不断完善各功能管理模块,不断健全完善系统,在集团率先建成了双重预防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为陕西煤矿企业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了借鉴。目前,双重预防系统服务器已成功部署至矿超融合服务器,并与矿智能矿井管控平台联动,双重预防逐渐实现智能化。
智能双防系统涵盖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考核、安全决策分析和风险可视化预警五大主要功能模块,具有数字分析、形成报表、图形显示、痕迹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实时数据可视化。通过简化辨识流程,快速辨识风险,以及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一体化管理,大幅减少了工作量,管理人员能够更精准、更全面、更迅速收集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性与针对性。图片
任何工作都要有标准,有标准就要考核到位。该矿积极运用双重预防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扎实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针对性制定管控措施并严格执行,努力降低隐患产生率。坚决执行“有隐患不作业”规定,坚持“双达标”理念,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到岗位工一级,最大化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安全风险管控方面,每月由总工牵头组织各专业部室开展一次安全风险排查,并制定风险研判标准,各部室每周开展一次安全风险排查,及时更新完善新增风险研判内容,下发到区队严格落实,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执行到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全系统各环节安全大检查,每旬开展一次各专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题会,按照“四定五落实”原则治理各类隐患,进而消除隐患,构建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同时,该矿建立了以安全文化为引领,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抓手,以构建一级标准化矿井为目标的“四位一体”安全管理考核体系,形成安全文化规范职工行为、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自升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对各专业、系统、区域严格对照标准进行整改提升,使双重预防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互为促进。
据该矿安全副矿长丁国平介绍,将进一步规范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双重预防履职责任心,充分利用奖罚机制形成人人查隐患、人人会辨识、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实现运用双重预防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品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