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煤电机修厂作为各单位加工维修的“根据地”,各类材料、零件、设备种类繁多,一直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今年以来,该厂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过程管控及质量管理,让厂区“焕然一新”。
靓面子。该厂从升级改造车间环境入手,高标准、严要求,细化定置管理长效机制,本着“整齐有序、标识清晰、取用方便”的原则,对室外场地、机修厂车间、综机设备库、后车间等场地物料分类码放、上台上架、挂牌管理,做到“帐、卡、物”齐全,不仅让设备、配件找到了“家”,还办理了“身份证”,不断优化存储摆放布局,加强对现场材料的使用管理,有效避免了库存积压、损失丢弃等问题,杜绝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等浪费情况。将维修车间清理清扫任务明确到班组和个人,下大力气消除作业现场脏乱差现象,持续巩固现场标准化整治成果。
厚里子。该厂狠抓维修质量,健全完善质量全过程管控、修旧利废、维修技术方案、设备维护保养、图纸技术文件管理、设备加工件出厂质量检验等管理制度。打造精益化维修管理模式,维修设备自升井入厂后,建立详细的设备生命周期档案,分解工艺流程。严格把控诉检定损、确定维修方案、维修过程、验收出厂等各环节,全力以赴延长设备“寿命”。
在加工工艺上下足“精”功夫,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统一井下常用生产零部件标准、尺寸及样式,并设计加工制作出模型,便于绘图及加工人员相互之间高效对接,提高生产加工效率,设立专职质量验收员,对每一个下井配件进行验收,把稳“质量关”。
在新设备维修上下足“学”功夫。该厂积极对接厂家、查询图纸、上网查资料,不断尝试对新型设备进行拆解维修。先后对气动单轨吊、皮带自移机尾、综掘机、巷道支架、巷道修复机等设备进行自主维修,不仅提升了员工的维修技能,还为矿节约材料费用40余万元。
强底子。该厂秉承“节约一分不嫌少,浪费一分就是多”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职工岗位技能特长和专业优势,严格执行“颗粒归仓”原则,对回收的各类报废设备进行修复再利用,对可再利用的配件进行拆解和拼装,对损坏的电子电路板进行拆件修复,极大提高了设备附件的利用率,有效节省了材料费用。制定完善了修旧利废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设备周期流转台账,详细记录每台设备更换配件数量及用途,做到有据可查。今年以来,该厂累计节约材料费用255万余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7%,在修旧利废、节支降耗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该厂积极响应矿科技创新号召,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发挥职工岗位技能特长和专业优势,全年提报小改小革技术40余项,有效地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智能化电缆盘车器”“钢丝绳插绳器”“承载段改造技术”“绞车淋油器”“喷浆机涨紧器改造”“耙装机旱船升级改造”等多项技术在全矿得到推广应用,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机修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身担当拼到底,创出新业绩,为打造千亿级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该厂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