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钱营孜矿改进矿压在线监测吊挂方式,提升了W3233工作面的标准化效果。
钱营孜矿在工作面回采施工中,以每200米为间距在机巷安装一组矿压在线监测综合测站。而沿空留巷的风巷则采取“110工法”,每50米安装一组在线监测综合测站,实时观测两巷的矿压情况,为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W3233工作面在线监测综合测站的传感器设备吊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传感器设备吊挂在顶板及帮部上显得杂乱不美观。随着时间推移,传感器设备上积累的灰尘会导致传感器表面不整洁,现场工作人员难以清晰读取传感器的数据。
针对以上问题,该矿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并加工了矿压在线监测牌板。牌板框架根据传感器个数设定钻孔位置,并用螺丝将传感器设备整齐地吊挂在牌板上。为了保持牌板的整洁与美观,各传感器设备上都贴有相应设备名称的反光贴,以方便区分各个传感器的功能。
这一创新带来了多个亮点。矿压在线监测牌板的加工简单、成本低,并可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成本;吊挂在牌板上的传感器设备使整体布局更加美观,提高了工作面的标准化效果。此外,传感器设备的吊挂方式便捷,方便清理传感器灰尘,同时在视觉上也有良好的效果。
经过实践验证,矿压在线监测牌板加工简便,40块牌板只需一个人不到3天的时间即可完成。牌板利用帮部上的全螺纹锚杆进行吊挂,便于操作且稳固可靠。牌板的吊挂方法提供了清晰的传感器数据,进一步提高了工作面的标准化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提升奠定基础。
矿压在线监测牌板吊挂方法这一创新的应用,为矿压在线监测工作带来了实质性的改进。此次创新得到了广泛认可,已在掘进一区和掘进二区推广应用,并计划将其应用于钱营孜矿的其他回采巷道及掘进巷道。
钱营孜矿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合理化建议、“五小”科技、持续改进(CIA)、创新成果、论文及专利成果征集、科技创新评审会等,逐步建立制度,积极为创新项目搭建广阔平台,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活力,汇聚创新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