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桥煤矿认真贯彻落实两级公司关于降本增效的指示精神,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做优做细经营文章,精准发力降本增效,上半年,累计回收物资1800多万元,减少新材料投入900余万元,材料费吨煤成本较计划降低11%,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发展。
该矿坚持算账搞生产、算账抓经营,深入构建全过程、全要素成本管理体系,深挖潜能,降本增效。围绕材料物资管理,以“管理制度化、制度规范化、规范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精细化”为基础,大力实施源头“精审”、过程“精控”、末端“精管”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立足源头“精审”,该矿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坚决做到无预算不决策、无预算不投入、无预算不支出。工程项目施工前,首先利用生产要素“大数据”和经济技术档案,全面对比分析,提高预算精准度,杜绝投入过量。对照生产计划,下达材料物资预算指标,由矿领导、生产科室、业务科室等多层把关审批。凡需计划外审批的,必须经联合“会诊”,集体讨论决定。多重把关下,上半年,该矿节省物资材料投入200多万元。
“材料物资领取后,实际消耗多少,现场存量多少,我们都实时跟踪监督,保障工料匹配、物尽其用。”该矿副矿长薛春雷说。在过程“精控”环节,该矿认真落实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通过环比、同比,筛选异常消耗物资,并制定一对一管控措施,及时堵漏补缺。同时,加大材料物资使用检查力度,在满足正常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对超时存放的物资材料,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周转调剂,严防材料物资积压、闲置。前6个月,该矿周转调剂材料物资约90万元。
立足末端“精管”,该矿进一步强化物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管理。实施内部市场化刚性考核,依据各单位回收复用计划完成情况,奖优罚劣,激发动能。上半年,该矿回收物资1824万元,复用物资57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修旧利废方面,严把分选、鉴定、修复、验收、处置等各个关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术能手,从修复的经济性、复用的安全性、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系统评估,做到应列尽列、能修尽修。
为提高自主修复率和职工积极性,该矿在修旧利废激励兑现标准中,引入了技术含量、难易程度、修理意义、时间消耗、工作归属、修复费用与外修费用比例、协同人数等7项指标,突出多劳者多得,优绩者优酬。职工修复“高精尖”设备、配件的热情不断提升。上半年,该矿修复物资581万元,超出计划16个百分点。
降本增效在路上。锚定打赢下半场目标,该矿精细谋划,制定完善降本增效方案,涵盖经营管理全要素,制定具体措施40余项,向着更深处挖潜增效,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